玉米油、菜籽油哪个更健康?求知道!
菜籽油更好点 要是觉得我的回答满意,请采纳!
玉米油、菜籽油哪个更健康?
菜籽油其实更健康:首先,所有植物油中,菜籽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易使胆固醇升高,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大.其次,双低菜籽油的油酸含量可高达70%,仅次于油酸含量最高的橄榄油,油酸能降低血液胆固醇,特别是能降低不利于健康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但是菜籽油一定要选择双低的,道道全的菜籽油就比较好,芥酸含量比较低.
菜籽油,玉米油哪种油更健康
前者,这只有佛教人士喜欢的,目前来说应该是最好的
花生油 玉米油 菜籽油 哪 好
一般说来,不同的食用油根据地域关系和人们食用习惯有所差异,我们老百姓多数人只看口味和价格.其实我们在购买时更重要的是健康需求,所以有几点必须要注意的,首先要看原料是否是非转基因原料加工的;其次优选压榨工艺的,但最好选正规大厂,不要选卫生、工艺及选料差一些的小油坊.结合上述原因,就个人看法而言,推荐菜籽油,因为在油菜籽原料中存在黄曲霉素的含量要低得多.
哪种食用油健康?
几种食用植物油的营养特点
1、花生油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2、菜籽油
菜籽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同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3、芝麻油
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油为原料所制取的油品。从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无论是芝麻油还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体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 48.4%,花生酸0.4-1.2%。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达98%。芝麻油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E和比较丰富的亚油酸。经常食用芝麻油可调节毛细血管的渗透作用,加强人体组织对氧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性腺发育,延缓衰老保持春青。所以芝麻油是食用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良食用油。
4、棉籽油
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 -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0%,精炼后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人体对棉清油的吸化吸收率为98%。
5、葵花籽油
精炼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黄色或青黄色,其气味芬芳,滋味纯正。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构成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寒冷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15%左右,亚油酸70%左右;温暖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葵花籽油的人体消化率96.5%,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强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而且亚油酸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较均衡,便于人体吸收利用。所以,葵花籽油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食用油。
6、亚麻油
亚麻籽油又称为胡麻油。亚麻油中含饱和脂肪酸9-11%,油酸13-29%,亚油酸15-30%,亚麻油酸44-61%。亚麻油有一种特殊的气味,食用品质不如花生油、芝麻油及葵花籽油。另外,由于含有过高的亚麻油酸,储藏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差,其营养价值也比亚油酸、油酸为主的食用油低。
7、红花籽油
红花籽油含饱和脂肪酸6%,油酸21%,亚油酸73%。由于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所以营养价值特别高,并能起到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里沉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医疗保健效果。在医药工业上红花籽油可用于制造“益寿宁”等防治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肝硬化等疾病的药品。此外,红花籽油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谷维素、甾醇等药用成分,所以被誉为新兴的“健康油”、“健康营养油”。
8、大豆油
大豆油的色泽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大豆油含有较多的亚麻油酸,较易氧化变质并产生“豆臭味”。从食用品质看,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
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食用油—-“对症”买
从今年10月1日开始,花生油、大豆油两种食用植物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新标准明示原料来源和加工工艺标识的要求,无疑使市民对食用油的品质及营养更加关注了。近日,记者走访了上海市营养学会和食疗研究会的有关专家,他们认为,选购食用油除考虑品牌、口味和价格之外,其实也有一个“对症”的学问。
大豆油减少患心脏病几率
大豆油含有的亚麻酸有降低血压作用,而且不含胆固醇。临床营养实验证实,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除了高量胆固醇外,其他两种因素就是高血压及血管栓塞。大豆油的成分恰好可减少这两种因素,它可显著降低健康成人的血中胆固醇,有效地减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
玉米胚芽油可抑制心血管疾病
高血脂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根源,维持人体脂肪在正常水平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除了多做户外运动,或多吃蔬菜及水果类食品之外,由于玉米胚芽油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从而能达到抑制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原生橄榄油有助消化吸收功能
原生橄榄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性极强,丰富的油酸能增强胃肠道的收缩,提高胰腺、肝、胆的分泌功能,保护肠道粘膜,使食物能在胃肠道得到很好吸收,还可以缓解各种原因产生的便秘。
葵花籽油帮助预防皮肤疾病
葵花籽油属于低脂油类,其中的亚油酸含量高达66%,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其他油类。此外,葵花籽油还含有卵磷脂与胡萝卜素等,不含芥酸、胆固醇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可预防皮肤疾病、支气管扩张和夜盲症,可降低人体血压,减低血清胆固醇。
花生油降低血液总胆固醇
花生油中所含的油酸可降低血液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却不降低有益胆固醇。营养界把油酸称为安全脂肪酸,它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能发挥有效作用。与基础膳食比较,富含高油酸的花生油膳食和花生油加花生膳食与低脂膳食一样,均降低了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
还要特别注意!!!!!!!!!!!!!!!!!!
食用油不宜久存
不少家庭主妇喜欢购买大容量的桶装食用油,以为这样可以省心一些。如果家里人口多,油用得快,这是个好方法。然而,如果家里人口少,油又用得慢,购买大桶装的食用油却不划算,因为食用油是不能放得过久的。
食用油是很容易变质的,因为油脂会自动发生氧化作用。油脂氧化会产生很多有毒的氧化分解物质,人如果长期食用已经劣化的油脂,会使细胞功能衰竭,诱发多种疾病。油脂氧化后形成过氧化物会造成酸败,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油脂的酸败不像食物腐败霉变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当我们闻到不正常的气味时,油脂的过氧化物含量已经大大超过国家标准的数值了。
因此为了避免食用油的变质,建议消费者最好购买小容量的桶装油。
哪种植物油最健康
人要适当的吃动物油的,光吃植物油也不好,橄榄油确实是最健康的油了,下面都有介绍
橄榄油营养价值剖析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由于橄榄油在生产过程中未经任何化学处理,所有的天然营养成分保存得非常完好,不含胆固醇,消化率可达到94%左右。橄榄油对婴幼儿的发育极为适宜,它的基本脂肪酸的比例与母乳非常相仿。无论是老年时期,还是生长发育时期,橄榄油都是人类的最佳食用油。
≮功效≯
橄榄油可以给任何烹怔物增添独特风味,从浅淡到浓烈,从甜蜜到辛辣,样样俱全,品种多样。它能增进消化系统功能,激发人的食欲,并易干被消化吸收。橄榄油中含有一种多酚抗氧化剂,它可以抵御心脏病和癌症,并能与一种名叫鳖烯的物质聚合,从而减缓结肠癌和皮肤 癌细胞的生长。它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可降低血黏度,有预防血栓形成和降低血压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表明:以橄榄油为食用油的希腊,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发病率极低。究其原因,这与希腊当地居民长期食用橄榄油有密切关系。橄榄油被西方人誊为“美女之油”和“可以吃的化妆品”,可以直接作为美容护肤品使用。无论食用还是外用,都能防止皮肤皱纹的出现,使皮肤有自然弹性、光泽而柔嫩,同时还有利于减肥。如果你既要减肥,又要保持皮肤细腻的话,就应该多用橄榄油。
≮适用人群≯
适合所有人食用。
≮适用量≯
每天40克。
≮特别提示≯
橄榄油带有擞揽果的清香,特别适合凉拌,也可用于烧煮煎炸。橄榄油一加热就会膨胀,所以烹制同一个菜,需要的量就比其他的油少。因其中的果味易挥发,保存时忌与空气接触,忌高温和光照,且不宜久存。
吃什么油好?
1.日常饮食中食用油种类
日常饮食中的食用油,主要分为动物油(荤油)和植物油(素油)。动物油通常指猪油、牛油、羊油、鸡鸭油、鱼油和奶油等;植物油常见的则包括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橄榄油、棕榈油、葵花子油、棉籽油、茶油、米糠油等。
目前烹调用油一般都不直接用毛油,而是根据食用要求、方法和用途的不同,使用经再加工或精制后得到的不同用途的油品。其中主要如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人造奶油、起酥油及调和油。
色拉油(亦称生菜油)和高级烹调油,它们分别采用不同的原料油(如花生色拉油是用花生毛油)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工序精制而成的。除适合于一般烹调等用途外,还特别适合于西餐中拌制“色拉”(一种凉拌菜)用。
人造奶油是脱脂牛奶以及植物油、动物油和水产油混合在一起并借助于适当的乳化剂使之形成稳定的乳液后,再将乳液加工成所需稠度的可塑性或流动性的食用油脂制品。
起酥油是动、植物油脂的精炼油,经部分氢化后与部分上述油脂混合后,经一定工序制成的固体或流动状的油脂制品。
调和油是根据使用的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香味油除外)的油脂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
(1)植物油的特性
植物油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都较低,故植物油在室温下一般是液态的。一般认为,熔点低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吸收,不容易凝固、沉淀在血管壁上。
植物油所含必需脂肪酸也比动物油高。必需脂肪酸是人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一旦缺乏,生物膜结构的更新会受到影响。必需脂肪酸还能促进胆固醇变成胆汁酸盐,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淀,对防止动脉硬化有一定作用。
植物油中不含胆固醇,而含豆固醇、谷固醇等植物固醇。植物固醇不但不能被人体吸收而且还能阻止人体吸收胆固醇。
植物油和动物油是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植物油里主要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K,这两种维生素与血液、生殖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据报道,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易氧化成过氧化酯质,能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因此,食用过多植物油并非有益无害。
(2)动物油的特性
动物油主要含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都较高,故动物油在室温下一般呈固态。一般认为熔点高的饱和脂肪酸,容易凝固、沉淀在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硬化。
动物油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它在人体内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如果中老年人血液中的胆固醇过高,容易得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
动物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K、B6、B12等,这些维生素与人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国外营养学者研究发现动物油中还含有“脂蛋白”,它有延长寿命的功效与作用。
动物油中的鱼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熔点较低,通常呈液态,人体的消化吸收率为95%左右。在海水鱼的鱼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70%~80%,用它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2.膳食中动物油和植物油要有一定比例
根据动物油、植物油的特性可知,食用过多的动物油会导致高血压和肥胖病.并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症状;但是食用过多植物油也不适当。因为,植物油中主要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易氧化成过氧化酯质,可增加饮食致癌的危险性。为了身体健康,应适当取舍荤素油的利弊,要荤、素油兼食。按照我国营养学家的意见,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认为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应该保持一定比例,荤、素油应按1:2搭配食用较为合适。
吃植物油避免四误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选用植物油做菜。不过,关于植物油,人们还有一些认识误区,近日,俄罗斯专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解释。
误区一:橄榄油最贵,所以营养价值也最高
因为橄榄油提炼起来比较困难,其生产的劳动价值高,所以价格也就水涨船高了。当然,橄榄油有很多好处,比如,它可以软化血管,对心脑血管疾病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还可以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含量,预防癌症和老年失忆症等。
尽管如此,也不能光吃橄榄油,因为每一种植物油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最好的选择是各种油换着吃。其他的植物油如葵花油、大豆油和玉米油也是佼佼者。它们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改善皮肤状况,加速胃溃疡的痊愈,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是大脑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原料。
误区二:精炼才是植物油质量的保证
提炼(包括精炼和脱臭)过程可以去掉植物难闻的气味,还能去掉由于保存不当而进入种子中的有毒物质。但是在去除这些杂质的同时,许多维生素等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也随之失去了。实际上精炼油对生产厂家更有好处,因为它们不易氧化,也就是说可以保存得更好、更久。而且,提炼后的残渣对于厂家来说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比如他们可以把从油中过滤出来的某些物质卖给糖果点心工厂用作抗氧化剂等等。
误区三:永远告别动物油
人们认为吃动物油易引发冠心病、肥胖症等,因而青睐植物油,其实这很片面。动物油(鱼油除外)含饱和性脂肪酸,易导致动脉硬化,但它又含有对心血管有益的多烯酸、脂蛋白等,可起到改善颅内动脉营养与结构、抗高血压和预防脑中风的作用。
光吃植物油会促使体内过氧化物增加,与人体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褐素,在器官中沉积,会促使人衰老。此外过氧化物增加还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增加乳腺癌、结肠癌发病率。过氧化物还会在血管壁、肝脏、脑细胞上形成,引起动脉硬化、肝硬化、脑血栓等疾病。
正确的吃法是植物油、动物油搭配或交替食用,其比例是10:7。动植物油混吃还有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对防止动脉硬化有利。所以用动物油1份、植物油2份制成混合油食用,可以取长补短。
误区四:标有“不含胆固醇”字样的油才是好油
“不含胆固醇”这个标记只不过是一个广告用语而已。在植物油里原则上是不可能没有胆固醇的!在生物化学中,胆固醇及其衍生物质是构成一切机体结构的基本成分。动物对它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对植物而言也不能说完全就用不着。
在精炼植物油的过程中,胆固醇不可能从油脂中被去掉。但是,在植物油中,胆固醇的含量与猪油和黄油相比,其数值还是很低的,要知道动物油的胆固醇含量大概是植物油的10—25倍左右。但即使这样,也不能说植物油中根本就“不含胆固醇”。
吃什么油对健康最有利?
关于食用油与健康的关系,特别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方面,不得不从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七国研究”谈起。这是一项涉及希腊、意大利、荷兰、芬兰、前南斯拉夫、日本、美国七个国家15个人群的研究,观察了12000多人,研究对象是膳食脂肪与血脂之间有什么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凡是该地区居民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吃得越多,血里的胆固醇含量就越高,随之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也高。值得注意的是,七国中吃地中海膳食———也就是以橄榄油为主要食用油的人群,各种原因总的死亡率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其他人群。究其原因,是因为橄榄油中含饱和脂肪酸少,含单不饱和脂肪酸高达70%以上。后来的研究证明,用单不饱和脂肪酸替代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时,可观察到能降低血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同时,升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起到理想的调节保护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说在一级预防中有重要意义。
值得高兴的是,盛产于我国江西、湖南等地土生土长的野茶油,从成分到质地完全可与地中海的橄榄油媲美。野茶油的开发利用,必将对促进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食用油吃那种更健康
不同油的烹制方法
菜籽油适合煎炸 大豆油适合炖炒 橄榄油适合凉拌
如今的超市货架上都摆放着品种繁多的烹调油,什么色拉油、调和油、橄榄油、红花油、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等,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实际上,各种烹调油都有自己的营养特点,许多方面难分高下。只要使用得当,就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健康。
一。 色拉油:可以生吃
色拉油是一。类油脂的总称,原料一般是大豆和菜籽,其颜色很浅,气味较淡,杂质极少。色拉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需达到80%以上,而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另外维生素E含量也比较丰富。色拉油可以生吃,也可以用来烹调菜肴,其中菜籽色拉油富含油酸,热稳定性好于大豆色拉油,适合作为日常煎炒用油。大豆色拉油富含人体所需的亚油酸,含量可达50%以上。但大豆色拉油不耐高温,所以不适合用于强火爆炒和煎炸食品。
二。 花生油:挑选品牌
高级花生油是较高档的烹调油,含有独特的花生气味和风味。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独特,所以在冬季或冰箱中一般呈半固体混浊状态。它的浑浊点为5℃,比一般的植物油要高。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黄曲霉所产生的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因此粗榨花生油很不安全。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到正规商店或超市,挑选有品牌保证的高级花生油。花生油富含单不饱和酸和维生素E,热稳定性比色拉油还要好,因此是品质优良的高温烹调油。
三。 茶油:预防心血管疾病
我国有些地区盛产茶油。茶油的脂肪酸构成与橄榄油有类似之处,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主要都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占73%之多。亚油酸含量仅为16%。由于茶油的脂肪酸比例合理,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因而为营养学界所重视。
未精炼的茶油有令人不舒服的气味,必须精炼之后才能食用。精炼茶油的风味良好,耐储存,耐高温,适合作为炒菜油和煎炸油使用。喜欢使用橄榄油的家庭可以用茶油作为替换品。
四。玉米油:降低胆固醇
玉米油也称为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它是从玉米种子的胚中提取的油脂。其脂肪酸组成与葵花籽油十分类似,不饱和酸占85%,主要是油酸及亚油酸,其比例约为1∶2.5。因其降低胆固醇的功效优于大豆油、葵花油等高亚油酸的油脂,所以玉米油被认为是高营养价值的油脂。玉米油澄清透明,可以作为色拉油使用,用于制作凉拌菜和色拉等食品。同时,玉米油的热稳定性很强,可以用于炒菜和煎炸。
五。 黄油:老人最好别吃
黄油含脂肪80%以上,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60%以上,还有30%左右的单不饱和脂肪酸。黄油的热稳定性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香气浓郁,是比较理想的高温烹调油脂。其中维生素E含量比较少,却含有相当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然而,由于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还含有胆固醇,因此老年人和高血脂患者不应选用它作为烹调油。
六。 调和油:最适合日常炒菜
调和油也是一类油脂的总称,它们是用几种高级烹调油经过搭配调合而成的,其中以大豆油和菜籽油为主,加入少量花生油以增加香气的调和油比较常见;也有以葵花油和棉籽油为主的调和油。调和油的营养价值依原料不同而有所差别,但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调和油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稳定性,价格合理,最适合日常炒菜使用。
七。葵花籽油:不宜用于煎炸
葵花籽油也叫向日葵油,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和亚油酸的比例约为1∶3.5,是高亚油酸的油脂,与玉米油的成分比较相似。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的绿原酸等成分,营养价值较高。葵花籽油呈淡琥珀色,精炼后呈淡黄色,有独特的香气。精炼向日葵油适合温度不太高的炖炒,不宜用于煎炸食品。
八。橄榄油:凉拌增加独特风味
橄榄油在各种烹调油中价格最为高昂,因为我国所销售的橄榄油主要靠进口供应。橄榄油的优势在于,其中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据研究证实,亚酸、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在体内引起氧化损伤,过多食用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饱和脂肪酸容易引起血脂的上升。作为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则避免了两方面的不良后果,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橄榄油具有独特的清香,可用来炒菜,但用于凉拌会食物增加特殊的风味。
九。 红花油:适合炖煮
红花油取自红花的种籽,其中含有73%—79%的亚油酸,13%—21%的油酸,其余为10%左右的棕榈酸和硬脂酸。红花油中的天然抗氧化剂含量很低,因此容易酸败,除非加入人工抗氧化剂。
红花油热稳定性很差,最好用来制作凉拌菜和煮炖菜等。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现在有些“植物奶油”或“植物黄油”是用大豆油经人工加氢制造的产品,其口感和烹调效果类似黄油,脂肪酸比例也类似黄油。其中不含有胆固醇,却含有不利于健康的“反式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黄油更低,儿童和老人最好少食用。
煎炸、凉拌应用不同的油。
吃什么油最健康排行榜
吃橄榄油、亚麻籽油油、花生油、芝麻油、大豆油最健康。下面具体介绍:
1、花生油
花生油是一种很容易消化的食用油,可以改善人们的记忆,预防老年痴呆,由于国内的花生油原料较少,所以价格也会比较高。
2、亚麻籽油
亚麻籽油是由亚麻籽制作而成的,亚麻籽原产于印度,不过现在我国也有亚麻籽,亚麻籽油很适合工业生产使用,不太适合炒菜,但是可以生吃。
3、茶油
茶油也可以称为山茶油,它是用油茶种子制作而成的,味道纯正清香,也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油。
4、橄榄油
橄榄油是采用橄榄制作而成的,富含天然营养成分,被认为是最适合人体食用的食用油,在西方国家,橄榄油被称为“植物油皇后”。
5、豆油
豆油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在85%左右,易于消化吸收,食用 后具有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预防动脉血管硬化的功能,还含有维生素A、D、E等元素。
选购植物油技巧:
一要看透明度和色泽,纯净的油透明无色;二看沉淀物,购买植物油时应选择透明度高、色泽较浅的油,没有沉淀的油最好;三要闻气味,有异味的油质量较有问题,也可用舌头品尝,有酸味和焦苦味的油质量就有问题。
另外可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容易燃烧的纸片上,燃烧正常没有响声,是合格品;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的;是不合格品;燃烧时发出“叭叭”的爆炸声;油水分超标,绝对不能购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吃什么油好? 选购植物油和面粉有啥窍门
炸油条用菜籽油好还是玉米油好?
一般来说是现打的菜籽油是最好的了 如果不是现打的菜籽油的话 可能就没有玉米油好
哪种食用油比较健康?
现在在市面上的食用油种类有很多,如橄榄油、菜籽油、玉米油、椰子油、亚麻籽油等等,那么我们到底选择哪一种食用油更好,更健康呢? 其实,各种不同的食用油都油不同的特点,对人体都有好处,小编在这里就推荐橄榄油这一健康保健的食用油.橄榄油是一种健康的食用油,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但是橄榄油的卡路里含量高,故不可一次性食用太多;同时,橄榄油还含有抗癌的抗氧化剂. 当然,在这里推荐橄榄油并不是要你们一直都用同一种食用油,这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换着各种不同种类的油来食用,这样对人体才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