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工程的研究方向
1、油气长距离管道输送与城市输配:多年来在含蜡原油流变学及其管输工艺研究方面一直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部分成果国际领先,1996年以来获省部级奖4项;在长距离输气管道系统规划、优化设计与优化运行、供气调峰等方面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为“西气东输”及俄-中输气管道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运行模拟、优化与控制技术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的油气长输管道将面临一个大发展时期,为该研究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油气田集输:在油气集输管网优化运行、油气水多相混输工艺、液/液旋流分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以来获省部级奖2项。深海、沙漠等条件恶劣地区的油气开采、多相计量以及化学采油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效、安全、环保的油气田集输新技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3、油气储运设施的结构、施工、安全及防护:在金属管道耐蚀焊接材料及工艺研究方面成绩突出,部分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油气田地面设施的腐蚀环境评价、管道和储罐在线腐蚀检测及阴极保护理论等研究上有特色,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以来获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2项。
“十五”期间,“西气东输”及跨国油气管网等大型油气储运工程的建设,将带动中国城市天然气及成品油管网的大发展。这对油气储运人才和技术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作为中国主要的油气储运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本学科点将紧密围绕生产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在传统优势领域上取得新突破,争取更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同时积极开展油气储运设施施工技术、地下油气储存技术、油气管网的安全检测与评价技术及石油战略储备等的研究,为中国油气储运行业整体上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市场需求扩大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为中国油气储运事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高质量人才资源。
求助关于能源的论文
浅谈几种新型燃料能源的发展现状
【摘要】介绍了近几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几种新型燃料能源,包括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甲醇汽油、煤制油。主要探讨了它们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新型能源燃料;发展现状;必要性
受资源的影响,我国原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自从1993年以来,我国从原来的石油出口国转变为石油进口国,且石油的进口数量逐年上升。2005年,我国的原油产量为18150万吨,石油净进口量为13617万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42.9%,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原油需求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使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更为突出。由于能源的缺乏直接危及到我国战略安全,因此,寻找和开发新能源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问题。
1、乙醇汽油
在不添加含氧化合物的液体烃类中加入一定量变性燃料乙醇后用作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加入量(体积分数)为10.0%,称为E10。
1.1、国外乙醇汽油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车用乙醇汽油的生产和使用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美国和巴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车用乙醇汽油生产和消费国。美国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2004年,美国已经有41个州在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消费量已经超过全部汽油消费量的20%,全美8%的玉米产量用来生产燃料乙醇。巴西是石油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政府禁止消费不含乙醇的汽油。巴西甘蔗产量的43%用于生产燃料乙醇,乙醇消耗总量的92.5%用于交通。巴西市面销售的车用汽油均为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乙醇含量主要在20%至26%。巴西是世界上唯一不使用纯汽油作汽车燃料的国家。现今,在巴西有四百多万辆汽车专门以纯酒精为燃料,其它汽车则全部改用乙醇汽油。在欧洲,法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等国都提出发展燃料乙醇计划。在亚洲,印度、泰国等国也启动了燃料乙醇计划。
1.2、我国乙醇汽油发展现状
早在2001年,河南省郑州、洛阳、南阳三市中心城区率先开始试点使用车用乙醇汽油。2年后,郑州、洛阳、南阳三市近20万辆车参加了封闭运行。从2003年10月18日零时起,吉林省所有使用汽油的汽车、摩托车全面停止使用车用汽油,全面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这是继河南后,第二个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省份,这标志着政府车用乙醇汽油的推广范围和力度正在加大。目前国内9个省使用乙醇汽油,从今年3月起,广西也在全区开始销售使用车用乙醇汽油。
1.3、我国推广乙醇汽油的原因
目前,我国的粮食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由于车用乙醇汽油中的燃料乙醇是用粮食提炼而成,这样,可以解决困扰我国多年的陈化粮问题。另外,燃料乙醇具有自供氧性,可以增加汽油的含氧量,使汽油燃烧更充分。使用含有10%燃料乙醇的车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CO排放量30%以上、CH排放量10%,使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酮类等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同时,车用乙醇汽油在调配过程中加入了适量的防腐剂,因此不会对汽车的零配件产生腐蚀作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03145d0100bbfc.html
如何推进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的管理
石油天然气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也加大了对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力度。由于石油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易泄漏等特性,所以石油天然气的安全生产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安全生产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所致,因此,一定要健全和完善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确保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能够健康、安全、快速的发展。【关键词】安全生产重要性;存在的缺陷;指导思想和目标;加强基础管理;强化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工作1充分认识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石油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易泄漏等特性,企业在实施勘探、开发生产、储运等过程中,承担较大的安全风险,安全生产管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开展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完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参与、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有力措施,也是政府部门落实安全监管责任、系统开展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支撑。企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确保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能够健康安全有序的开展。2我国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存在的缺陷石油天然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由于石油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近年来,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安全事故已呈现上升的趋势发展,尽管,目前我国不断完善出台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的约束,石油天然气企业也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来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对违反安全制度的处罚力度不够,这样就没有把人的安全与健康作为企业的首要工作来抓,由于生产现场,是生产因素的集中点,也是事故多发的地带,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现场开采工作的首要因素,也是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重要环节,所以要建立和健全基层的安全管理体制,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vⅢ· cpcqs· org文/王长虹刘思艳3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3.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 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理念,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本着规范工作、全面推进的原则,健全标准化建设评审组织体系、考评体系,有序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分级达标,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有效消除安全隐患,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3.2工作目标对于石油天然气企业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要力争在在最短的时间内力争达到石油天然气企业二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4切实加强石油天然气企业的安全基础的管理首先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制定的《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导则》( AQ 2037—2012)及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的操作规程,确保企业各项工作能安全有效地开展进行。其次,还要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和施工设计审批程序,对开采重要的施工环节的设计和技术措施实行严格的技术论证和审批程序。再次,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设备一定到达标,加强对能源开采现场的管理,对于现场开采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经过专业的技能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上岗。最后,在企业中要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定期对井场、集输场站、输气管道等场所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一旦发现存在隐患和风险,要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严落实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的要求。5强化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通过石油天然气具备特点,从企业的安全文化、安全培训、安全规划、安全技术、四个方面强化石油天然气的安全生产管理。( 1) 安全文化。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培育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在从事生产活动中时刻谨记安全生产。( 2) 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是石油天然气企业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一定要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管理的培训工作,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都统一实施安全培训,切实把安全培训做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到位。( 3) 安全规划。针对企业每一段时期的生产任务制定安全的生产规划、目标、和措施,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生产管理和技术的创新。( 4) 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是在改进劳动条件而采取的技术措施与组织管理的措施的基础之上,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加强管理达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6企地联动,认真抓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企业要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努力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要针对勘探开发地区的地质、地形和石油天然气特性,完善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资、技术等资源配置,从每一个勘探开发工程项目、井场、每一条管道,分级、分层编写科学合理、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要认真做好与勘探开发所在地安监部门的工作衔接,建立企地联动应急机制,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及时传递相关信息。要摸清井场周边、输气管道沿线居民、公共设施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工作,并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修订和完善预案。要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作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企业要依据就近原则,及时与有资质的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7总结石油天然气作为我国重要的产能企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也加快了能源企业的开发力度,然而石油天气本身具有易燃易爆、高危风险等特点,所以,致使能源开发的同时,频频伴有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对石油天然气的安全管理力度,把安全的管理的重要性深入每一位员工,提高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发挥基层领导的带头作用,把安全管理的工作,贯彻落实到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只有把每个环节落实到位,才能确保石油天然气企业健康、安全、有效地发展。
油气储运行业的功能是什么?
把油气从地下抽出来再放到地面上储存起来
油气储运工程概述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泵与压缩机、电工与电子技术、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最优化、技术经济学等。
专业实验:油气质量检测、物理化学等。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交通工程。
就业前景:主要到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
分布院校:
【北京市】石油大学
【天津市】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辽宁省】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学院、抚顺石油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
【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
【江苏省】江苏工业学院
【山东省】石油大学
【湖北省】武汉理工大学
【四川省】西南石油学院
【陕西省】西安石油大学
推荐报考院校: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抚顺石油学院、西安石油大学
中俄能源合作论文参考文献
1.郝瑞彬、王伟毅:《21世纪中国石油安全与中俄石油合作》,《中国矿业》,2006年第3期。
2.郭凤臣:《论中国与俄罗斯的油气合作与开发》,《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第1期。
3.王高峰:《20世纪末期以来的俄罗斯能源外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2007年第1期。
4.王遒:《俄罗斯大国崛起启示录》,《中国经济评论》,2008年第6期。
5.叶静静:《中俄能源合作现状及展望》,《上海商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6.柳天恩:《俄罗斯能源政策调整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影响研究》,《黑龙江大学》,2011年第5期。
7.王莉、李静:《能源安全视角下中俄能源合作战略选择》,《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年第8期。
8.尤利娅:《中俄经济区域合作研究》,《吉林大学》,2011年第3期。
9.AoSiTe rove.Russia,far east and Siberia,the prospect of northeast China’s cooperation with,Winter 2002.
10.Xia Yishan,China-Russia Energy Cooperation: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Peace and Development.2007,03,5~8.
Xie Bo,Foreign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Russian Petroleum Industry and Prospects of Sino-Russian Cooperation in Oil and Gas.Petroleum Science.2006,03,90~96.
能源安全将会对我国的的哪些方面造成影响?
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经济发展速度(瓶颈); 2、国防建设、及军事实力的增强; 3、综合国力的提高; 4、国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如何做好储运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定. 2、公司职工必须经公司、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 3、严禁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操作、违章指挥. 4、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机电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职责》. 5、职工在作业时必须配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6、严禁在存放或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地点吸烟或使用明火. 7、职工应保持自己工作场所和设备的清洁. 8、每名职工必须能熟练使用自己工作场所内或设备上的消防器材. 9、原煤生产系统若发生险情,每名职工有参加紧急抢险的义务. 10、遵守储运部内部有关规定. 信息来源:博安网-安全生产知识云
如何认识我国能源战略和能源安全问题?
我国必须调整自己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替代,使能源构成优质化、多元化;
--解决油气供应不足的办法一是继续开发本国油气资源,特别是天然气资源,尚有很大潜力可挖;二是共享海外资源,共享的办法一是直接购买,二是参与国外油气合作开发;
--我国能够调整自己的能源结构,在东南沿海个别发达地区,如广东省,已实现了煤、油(气)并重的局面,在另外一些地区,如上海市等,到21世纪一、二十年代,可将用煤比重降到50%;在其他地区煤的消费比重也将会大大下降,并加速进入油气时代的步伐,提高油气消费比例。
上列论述多数是从宏观上、战略上和大格局上看问题的,并没有详细涉及其他能种问题。如果再加上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比重,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利用技术上和洁净煤技术上有大的突破,我国能源结构的改善是大有希望的。
中缅油气管的建立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影响.
随着中缅原油管道项目开工,标志着中国的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陆上(中缅油气管道)和海上(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通道)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初步成型,有利于实现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保障中国能源供应安全.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哈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缓解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降低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 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绝大多数是依靠经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通道进入境内,中缅原油管道为我国油气进口在西南方向上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陆上通道,为我国原油进口增添了一条进口线路,有利于增强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