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青团的做法
青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清明节节日食品. 用青艾的汁与糯米粉一起调和,将豆沙馅、芝麻馅等馅料包入,做成一个个如小孩子拳头大小的绿色的团子.
艾草青团怎么做
主料
糯米粉150g
小麦淀粉50g
艾叶20g
辅料
油适量
盐适量
豆沙馅适量
步骤
1.艾叶放在水里洗净。
2.锅里烧开水,放点盐。
3.放入艾叶焯烫。
4.捞出用冷水过凉。
5.放在料理机里打碎。
6.糯米粉和小麦淀粉混合,倒进艾叶汁。
7.揉成面团后撕几个小块放进开水里煮熟。
8.捞出放进面团里继续揉至有黏性。
9.分成小份。
10.豆沙也分成小份。
11.用一份面包一份豆沙收口。
12.放在铺了菜叶的蒸锅上。
13.大火蒸5分钟即可。
14.出锅刷上橄榄油防干。
小贴士
佳宁心得:
1、用盐水焯烫艾叶可以让颜色更碧绿。
2、放一点煮熟的面团再揉面可以使面团有黏性,好包馅。
3、我是用荠菜铺笼屉的,用白菜也可以。
艾草青团子的做法 放糯米粉与什么粉
艾叶青团 制作方法: 1.将洗好的艾叶放入锅内热水焯掉苦汁. 2.将焯过的艾叶冷水冲洗,挤掉多余的水分. 3.放入砧板上,用菜刀剁碎. 4.剁碎的艾叶放入容器中,在艾叶中加入粘米粉、糯米粉(粘米粉跟糯米粉的比例是2:1)放入适量清水揉成团.再放入适量的白糖继续揉. 5.把揉好的面团按照自己喜欢的形状揉成小团,可在团中放入喜欢的馅料. 6.然后放入电饭煲里蒸十多分钟便可以享用.
清明节艾草青团子的做法怎么做
1.这是山边长的艾草,很多的。现在春天很嫩呢。
2.把采回来的艾草反复冲洗干净。
3.水烧沸腾,加入2.5克左右小苏打,然后把艾草焯一下水,捞出,挤干水分。放小苏打的目的是去处艾草苦味,还有使得艾草颜色更加碧绿。
4.再加适量水,用料理机将艾草打碎成糊状。
5.这是自己做的花生芝麻馅。
6.将糊状的艾草再加些水,加热至沸腾,然后拌入糯米粉中。
7.将艾草糊和糯米粉揉搓均匀成面团。
8.揪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剂子,开始做青团子的皮子。
9.放入适量的花生芝麻馅。
10.包成球形的团子状。
11.1000克糯米粉,半斤艾草,大概包了42个青团子,正好两蒸笼。
12.水煮沸腾后,放入要蒸的青团子,大火蒸约20分钟左右,然后新鲜出炉。
吃青团子对人的好处
青团是由艾草和糯米制作而成的,青团中的艾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维生素和钙、磷、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其性凉、清热解毒,具清凉、平抑肝火、祛风湿、消炎、镇咳等功效。因含有侧柏莲酮芳 香油而具有独特风味。其中抗癌微量元素硒是公认抗癌植物芦荟的10倍。另外,它对降血压、降血脂、缓解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食疗作用,是一种典型的保健蔬菜。
另外,青团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糯米也是有很多的好处,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固表止汗、止泻、安胎、解毒疗疮等功效。糯米可起到、可用于虚寒性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渴多尿、气虚自汗、痘疹痈疖病等作用。
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及淀粉等,为温补强壮品。
其中所含淀粉为支链淀粉,所以在肠胃中难以消化水解。 可用糯米、杜仲、黄芪、杞子、当归等酿成“杜仲糯米酒”,饮之有壮气提神、美容益寿、舒筋活血的功效。还有一种“天麻糯米酒”,是用天麻、党参等配糯米制成,有补脑益智、护发明目、活血行气、延年益寿的作用。糯米不但配药物酿酒,而且可以和果品同酿。
因为糯米不容易消化,所以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消化情况确定,不要贪吃。
扩展资料:
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青团的历史典故: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李秀成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李秀成,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李秀成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李秀成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资料链接:
青团 百度百科
所有的艾草都可以做青团吗,因为艾草的种类很多的,哪一种可以做青团的呢
叶细的那种
青团的做法 青团应该怎么
主料
艾草(艾青)200g、 热水200ml + 120ml
白糖20g 糯米粉300g
食用油30g 大米粉80g
详细图解清明团子青团做法的做法步骤
1. 称量面团部分的材料,艾草摘去老叶清理后的,称量200g,洗净沥干。
2. 锅中水煮开,水中加一点点小苏打(也可不加),把艾草放入焯水。
3. 焯好水的艾草立刻捞出,用冷水冲凉后挤干水份.
4. 焯过水的艾草加200ml热水,放入搅拌机中搅打成细腻的艾草糊。
5. 把糯米粉、大米粉、白糖放入大盆中混合,倒入艾草糊,搅拌一下。
6. 慢慢倒入热水,边倒边用筷子搅拌,直到面糊呈比较厚,但不感觉干的状态(这个步骤我用了120ml热水)。
7. 接着倒入30g食用油,用筷子搅拌均匀。
8. 锅中放足量水,把搅拌好的面糊搁在蒸架上,开火,盖上盖子,保持中大火。
9. 锅中水煮开后开始计时,五分钟后打开盖子,用筷子搅拌面糊一次,继续盖上盖子蒸。
10. 再五分钟后,重复步骤9,搅拌面糊一次,每蒸五分钟搅拌一次,至少两次
11. 面糊蒸20分钟后的状态,已经全部熟了,颜色都变成均匀的深绿色。关火,取出放凉。
12. 面糊放凉到手可以承受的温度,取一张保鲜膜,挖一勺面团(约40g)放在保鲜膜中间,手蘸凉开水把面团按扁。
13. 取20g豆沙馅,搓圆放在面团中间。
14. 拎起保鲜膜四个角,收拢,包成团子样,把保鲜膜卷紧,收口朝下放置。
15. 全部包好,一共20个。
小贴士
1. 艾草焯水的时候加点小苏打(我加了大约2g),可以让颜色更绿。家里如果没有,也可以不加。
2. 面团中所用热水的量只供参考,具体视面糊的状态而定,记得不要把面糊弄的太稀。
3. 蒸好的面团比较粘,解决办法是:用手蘸凉水再接触面团,就不会粘手了。
4. 糯米食品,不容易消化,一次适量,千万别多吃。
5. 健康手工制作,无添加,室温存放,尽早吃完。
青团的做法啊
原料:糯米粉500克、豆沙馅料250克、青汁200克、芝麻油等. 青团的做法 1.盆内加入糯米粉、少许沸水拌匀,再加青汁反复揉透,搓成长条,摘成每个重75克的面刹,逐个按扁,包入豆沙馅,捏拢收口,搓成圆球,即成青团生坯. 2.笼内铺上湿布,放入青团生坯,上锅蒸约15分钟至熟,将青团倒在涂过油的案板上,再在青团上涂些芝麻油即成. 色泽翠绿,细腻香甜.
青团的做法
这个主要是艾草的做法,预先把艾草摘来,入锅时加一点食用碱主要是为了色泽,起锅后把艾草用刀背剁细,放在通风处晾干,要用时用温水泡开,合入米粉中就行了,团子与其他一样做. 不知是否正确.
清明节时吃的青团是用什么做的
青团的做法比较简单,就是把青汁和米粉和好,揉成团,然后放入豆沙、枣泥、咸菜等馅料,再用芦叶垫底,将它们入笼蒸熟就可以了。
青团怎么做?教你四种青团的做法 青团的做法有很多种,清代最有名的一种是在清明节前采取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挤压取汁,晾干后和糯米粉拌匀,糅合,做成外皮,馅心则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 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因此获得大众的普遍喜爱。 关于青团的做法,还有其他的说法,有的说用青菜汁,有的说用清明茶或艾叶粉,制作过程差不多,用绿色汁液和咸盐或石灰一起煮熟,漂去苦涩味后,捣烂,配上糯米、早籼米磨成的米粉拌匀,糅合,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方法一
准备好新鲜艾叶20g,水磨糯米粉100g,红豆沙馅150g,水90g,大白菜叶2片,香油2勺。 艾叶洗净。把艾叶放入开水锅内,焯烫2分钟。捞出艾叶放入冷水中降温。把艾叶挤干水分,放入料理机。加入90克水,打成艾叶汁倒入碗中。放入糯米粉。用手合成均匀的面团。豆沙馅和艾叶面团分别搓条并分成8等份。分别搓圆。 取一个艾叶剂子,用手捏成灯盏窝的形状。中间放入豆沙馅。把口收紧。再搓圆。其它依次做好。大白菜叶放入开水锅内烫软。把白菜叶铺到篦子上。间隔放入做好的青团坯子,加盖烧开后大火蒸4-5分钟。蒸好的青团出锅后,立即刷一层香油,即可食用。
方法二
把艾草洗干净用水焯一下,在焯的时候,可以加一点点石灰水,这样能去掉苦涩味,如果不加,就多洗几遍,问题也不大。然后加点水,用家用的搅拌机打碎就可以得到艾草汁了。 把糯米粉和黏米粉按3∶1的量调好,加入艾草汁和成面团,然后加入豆沙馅,包成拳头大小的团子。注意,是小孩的拳头。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上火蒸。蒸熟后把青团放凉了,就可以吃了。 青团的做法还有很多,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2种做法。
方法三
艾草摘取嫩茎和叶,洗净后放入和有碱水(碱水有保持青绿颜色的作用)的沸水中,煮沸待艾草发软后捞出滤出汁水待用,做青团之前再用清水洗去碱水,再把这些漂洗干净的艾草用纱布包着挤干水份后用刀斩碎,再用手掰成一小戳一小戳的待用。 糯米粉与籼米粉以一比一的比例对和后加水和至半潮,把粉放入大蒸笼,粉顶上放艾草,开蒸。待香味四溢时蒸熟了,端起蒸笼倒到石臼中,男人握大石杵先用小气拈,把艾草和粉拈在一起,拈完了,男人捣、女人在一边翻着粉。每捣一下就要翻一下盖住捣出来的窟窿。 最后粉变成了粘滑的没有颗粒感了,就可以拎到盆里放在桌子上了。这时要赶紧趁热“捉”,把这个半成品拉出来再从拇指与食指间挤出一个小团,拍扁了裹上金黄色的松花粉,一个又香又滑又糯的青团出炉了。
方法四
若是没有艾草,可以用菜汁来代替。糯米粉倒入容器中,再倒入菜汁,混合均匀。另取个容器,放入澄粉(也可以用粘米粉)。再加入开水搅拌成团,将糯米粉面团和澄粉面团放在一起。揉均匀后,再放一勺猪油。再揉成团即可。如果有些沾,可以在案板上撒些澄粉,然后将绿色面团分成10份。 包入绿豆馅料,最普通的就是红豆。惭惭发展成咸味的,肉的。果味的包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地用手推上去,和做月饼的手法一致。包好后,青团表面是光滑的,将青团放在涂过油的蒸笼上,或者放在硅油纸上,冷水上锅,蒸1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