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吃膨化食品有什么不好的呢?
对孩子的身体有一定影响,不仅仅是膨化食品,应该说所有的零食对孩子都没有什么好处,因为这些食品里都有大量的色素、防腐剂等化学品,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最好不吃或少吃零食.
膨化食品对人体有什么害处
膨化食品虽然口味鲜美,但从成分结构看,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的食品。从饮食结构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尔食之。长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造成油脂、热量吸入高,粗纤维吸入不足。若运动不足,会造成人体脂肪积累,出现肥胖。孩子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膨化食品中普遍高盐、高味精,使孩子成年后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膨化食品不合格产品的主要问题是细菌污染,如大肠菌群超标,这些会导致孩子胃肠不适、腹泻和肝脏损害。
为了防止膨化食品被挤压、破碎,防止产品油脂氧化、酸败,不少膨化食品包装袋内要充入气体,资料显示膨化食品包装内应当充装氮气,它清洁、无毒、干燥,能保证膨化食品长期不变色、变味,食用安全。但我国有不少厂家用的是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含水量比正常空气高,会造成袋内膨化食品口感不酥脆,并且在压缩空气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将机器内注入的润滑油化作雾态,喷入包装袋内,附着在包装袋内壁,沾在膨化食品上。所以在购买膨化食品时,若发现包装袋上标注有充装氮气的字样,就可以放心了。若发现包装漏气,则不宜选购。
吃膨化食品的危害有哪些
膨化食品是指商场和街头巷尾商贩出售的爆米花、爆酥条和某些小食品。这些食品小儿都很爱吃,可是家长也许有所不知,常吃这些小食品,容易造成铅损害。
铅对人体是有毒的。1994年全球铅中毒预防大会上确定了铅中毒诊断标准: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每1000毫升血液0.843微摩尔。据研究,血铅水平超过100毫升血液10微克对儿童就会产生不良影响,每上升10微克,孩子的智商将下降6~8分,身高将降低1.3厘米。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每公斤糕点含铅量不能超过0.5毫克,可小商贩们出售的爆米花含铅量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铅是多亲和性毒物,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血管和消化系统。一旦血铅水平升高,儿童就会出现智力和行为问题,如多动、好斗、脾气不好,或出现呼吸道感染、贫血、泌尿系统感染。
当前,铅污染的情况很严重,如汽车尾气、装修用油漆、学习用具、儿童玩具,已对儿童的健康构成了威胁。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血脑屏障还不健全,但他们的肠道对铅吸收率却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再常吃含铅量高的膨化食品,就更容易导致慢性铅中毒,所以家长应尽量不给自己的孩子吃膨化食品。
膨化食物是垃圾食物中的其中一种.它最大的危害是含铅毒,积聚在人体内难以排出.血液里铅含量高时,会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精神呆滞,厌食,贫血,呕吐等症状.
故膨化食物还是少吃为妙!
膨化食品的害处
膨化食物是垃圾食物中的其中一种,就食品本身来说,它的营养是不全面的,它具有四个高的特点: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然后还有很高的味精含量,孩子吃得过多会破坏营养均衡。而且膨化食品容易造成饱胀感,影响正常进餐,会防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专家指出在膨化食品的制作过程中会有铅进入到食品中。膨化食品通常它的含铅量比较高,主要是这样几个来源:有些食物的添加剂像膨松剂;食品在加工过程当中是通过金属管道的,金属管道里面通常会有铅和锡的合金,在高温的情况下,这些铅就会汽化,汽化了以后的铅就会污染这些膨化的食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铅的吸收量是成人的5倍,但是对于铅的排泄功能比较弱,所以铅特别容易蓄积在儿童体内,造成长期的,慢性的危害,甚至可能会影响终生健康。铅所造成的危害是很明显的,主要的表现,就是一些神经系统的行为。比方说注意力低下、记忆力差、多动,另外容易冲动、容易爱发脾气等等。但是如果剂量比较大,中毒的程度比较深,那就会严重危害到小孩智力的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健康。它最大的危害是含铅毒,积聚在人体内难以排出.血液里铅含量高时,会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精神呆滞,厌食,贫血,呕吐等症状。
膨化食品的种类和原理
膨化食品,国外又称挤压食品、喷爆食品、轻便食品等,是近些年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食品。它以谷物、豆类、薯类、蔬菜等为原料,经膨化设备的加工,制造出品种繁多,外形精巧,营养丰富,酥脆香美的食品。因此,独具一格地形成了食品的一大类。由于生产这种膨化食品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容易,设备投资少,收益快,所以发展得非常迅速,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生命力。
由于用途和设备的不同,膨化食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用挤压式膨化机,以玉米和薯类为原料生产小食品;二是用挤压式膨化机,以植物蛋白为原料生产组织状蛋白食品(植物肉);三是以谷物、豆类或薯类为原料,经膨化后制成主食。除了试制出间接加热式膨化机外,还用精粮膨化粉试制成多种膨化食品。
种类 1.主食类:烧饼、面包、馒头、煎饼等。
2.油茶类:膨化面茶。
3.军用食品:压缩饼干。
4.糕点类:桃酥、炉果、八件、酥类糕点、月饼、印糕、蛋卷等。
5.小食品类:米花糖、凉糕等。
6.冷食类:冰糕、冰棍的填充料。
上述食品中,有些品种如膨化面茶、印糕、压缩饼干等全部是用膨化粗粮制成的;有些品种只掺入一定比例的膨化粗粮。
膨化技术虽属于物理加工技术,但却具有本身的特点。膨化不仅可以改变原料的外形、状态,而且改变了原料中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并形成了某些新的物质。
原理 当把粮食置于膨化器以后,随着加温、加压的进行,粮粒中的水分呈过热状态,粮粒本身变得柔软,当到达一定高压而启开膨化器盖时,高压迅速变成常压,这时粮粒内呈过热状态的水分便一下子在瞬间汽化而发生强烈爆炸,水分子可膨胀约2 000倍,巨大的膨胀压力不仅破坏了粮粒的外部形态,而且也拉断了粮粒内在的分子结构,将不溶性长链淀粉切短成水溶性短链淀粉、糊精和糖,于是膨化食品中的不溶性物质减少了,水溶性物质增多了。详见下表:
膨化前后食品中水浸出物变化表(%)
成分
玉米
高梁米
膨化前
膨化后
膨化前
膨化后
水浸出物
6.35
36.82
2.3
27.32
淀粉
62.36
57.54
68.86
64.04
糊精
0.76
3.24
0.24
1.92
还原糖
0.76
1.18
0.63
0.93
膨化后除水溶性物质增加以外,一部分淀粉变成了糊精和糖。膨化过程改变了原料的物质状态和性质,并产生了新的物质,也就是说运用膨化这种物理手段,使制品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这种现象给食品加工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把食品中的淀粉分解为糊精和糖的过程,一般是在人们的消化器官中发生的,即当人们把食物吃进口腔后,借助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才能使淀粉裂解,变成糊精、麦芽糖,最后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而膨化技术起到了淀粉酶的作用,即当食物还没有进入口腔前,就使淀粉发生了裂解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膨化设备等于延长了人们的消化器官。这就增加了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提高了膨化食品的消化吸收率。因此,可以认为膨化技术是一种很科学、理想的食品加工技术。
膨化技术的另一特点是,它可以使淀粉彻底α化。以前使食品成熟的热加工技术如烘烤、蒸煮等,也可以使食品的生淀粉即β淀粉变成α淀粉,即所谓α化。但是这些制品经放置一段时间后,已经展开的α淀粉,又收缩恢复为β淀粉,也就是所谓“回生”或“老化”。这是所有含淀粉的食品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食品经“老化”后,体形变硬,食味变劣,消化率降低。这是由于淀粉α化不彻底的原因。
膨化技术可以使淀粉彻底α化,已经变成的α淀粉,经放置后也不能复原成β淀粉,于是食品保持了柔软、良好风味和较高的消化率,这是膨化技术优越于其它物理加工方法的又一特征,它为粗粮细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加工领域。
优点 1.改善了口感和食味:粗粮经膨化后,粗硬组织结构受到破坏,再也看不出粗粮的样,吃不出粗粮的味,口感柔软,食味改善、好吃。
2.食用方便:粗粮经膨化后,已成为熟食,可以直接用开水冲食,或制成压缩食品,或稍经加工即可制成多种食品。食用间便、节省时间。只要粮食部门或厂矿、企业、机关、学校供应膨化粉,在家庭或集体食堂都可以加工调制,成为名符其实的方便食品。
3.营养成分的保存率和消化率高;膨化过程对营养成分的保存率如何,见表1~3。从表中的数据来看,膨化食品的营养成分保存率和消化率都是比较高的,这就说明膨化过程对食品的营养并没有影响,其消化率比未膨化的还要高些。
4.易于储存:粮食经膨化,等于进行了一次高温灭菌,膨化粉的水分含量都降低到10%以下,这样低的水分,限制了虫、霉滋生,加强了它们在储存中的稳定性,适于较长期储存,并宜于制成战备军粮,改善其食用品质。
5.价格便宜:应用间接加热膨化机,每公斤玉米加工成膨化粉后,加工费约为6分,也就是说每公斤膨化玉米粉的售价是2角6分。我国地方职工每月每人按10公斤粗粮计,每人的月开支只增加6角,这是人们在经济上能够承担的。如果将来研制成连续自动膨化机,则其加工费还可再降低。
表1 膨化前后营养成分含量表
营养成分
玉米
高梁米
膨化前
膨化后
膨化前
膨化后
水分%
16.80
9.6
14
9.2
蛋白质%
10.20
10.17
9.45
9.49
维生素B2
0.68
1.08
0.94
1.17
(毫克/克)
表2 膨化食品维生素含量表
类别
膨化粗大米
粗大米饭
维生素B1(毫克/克)
0.53
0.30
维生素B2(毫克/克)
0.10
0.10
维生素B6(毫微克/克)
100.00
83.40
给生素E(毫克/克)
7.72
7.79
表3 膨化食品消化率试验表
类别
蛋白质消化率%
碳水化合物消化率%
膨化粗大米
83.80
99.45
粗大米饭
75.93
99.10
精大米饭
82.57
99.78
吃膨化食品有什么坏处
膨化食品吃多了的坏处:
1.发育
铝残留量可致发育迟缓
铝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但食品中含有的铝超过一定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专家指出,人体摄入铝后仅有10%-15%能排泄到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与多种蛋白质、酶等人体重要成分结合,影响体内多种生化反应,长期摄入主要会损害大脑功能,严重者可能发生痴呆,尤其对身体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影响更大,可导致儿童发育迟缓、骨软化症等,智力上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神经系统
铅蓄积易损害神经系统
食品在加工过程当中是通过金属管道的,金属管道里面通常会有铅和锡的合金,在高温的情况下,这些铅容易气化,气化后的铅就会污染这些膨化食品。杨瑞华主任表示,铅是多亲和性毒物,积聚在人体内难以排出,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血管和消化系统。而膨化食品的消费者多数是儿童,他们对于铅危害的承受能力只是成人剂量的一半,甚至更少。此外,铅所造成的危害比较明显,主要的表现就是一些神经系统的行为,比方注意力低下、记忆力差、多动、爱发脾气等,或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厌食、贫血、呕吐等症状,膨化食品建议少吃。
3.吸收能力
糖精钠降低小肠吸收能力
杨瑞华主任介绍,糖精钠俗称糖精,为一种化学合成物的代糖品,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觉上引起甜的感觉外,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相反,当食用较多的糖精时,会影响儿童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如经常食用过量含糖精钠的商品,也会对儿童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4.智力
人工色素影响智力发育
零食是孩子最喜爱的食品,可很多零食都添加了大量的人造原料人工色素,这些色素都会对儿童造成危害,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体内器官功能比较脆弱,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对化学物质比较敏感,需要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和类脂等营养元素补充,但膨化食品中的人工合成色素并不能提供这些营养。相反,人工合成色素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毒性,如果长时间进食含合成色素的食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冲动传导,刺激大脑神经而出现躁动、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过激等。
5.铝超标
常吃膨化食品易致铝摄入超标
儿童是膨化食品、威化饼干等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如果这些膨化食品铝超标,那么对儿童健康肯定会造成危害。研究证明长期铝摄入过多对孩子骨骼生长和智力发育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摄入过高的铝,可能导致钙流失,抑制骨生成,发生骨软化症。
6.其他
由于儿童肝脏解毒功能、肾脏排泄功能不够健全,进食合成色素,会大量消耗体内解毒物质,干扰体内正常代谢功能,从而导致腹泻、腹痛、营养不良和皮疹、荨麻疹、哮喘等多种过敏症。
吃膨化食品有哪些危害
czzzz儿童不适宜食用膨化食品,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身体健康方面的危害.在购买膨化食品时,若发现包装袋上标注有充装氮气的字样,就可以放心了.若发现包装泄气,家长和同学不宜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