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米线的家常做法,米线的家常做法大全简单好吃

家里自己做的米线怎么做好吃?

家里自己做的米线怎么做好吃?

特色:汤汁香浓、米线爽滑、各种鲜味融为一体。

浓汤用料:排骨300g、鲜鸡1/2只、鲜鸭1/2只、云南火腿100g、老姜1块(50g)、盐2茶匙(10g)

米线配料(1大碗量):熟米线200g、鲜草鱼80g、鲜猪里脊80g、鹌鹑蛋1枚、韭菜30g、香葱30g、榨菜30g、绿豆芽30g、盐1茶匙(5g)、白胡椒粉1/2茶匙(3g)

●浓汤做法:

1.排骨、鲜鸡、鲜鸭洗净,斩成大块,分别放入沸水,滚去血沫,捞出冲洗干净。

2.和拍散的姜块、云南火腿一同放入高压锅(或大砂锅),加入约为固体材料4-5倍的水。先大火烧开,再转为小火,煨制60分钟以上。

3.调入盐,最后成品浓汤应该是浓浓白白的汤汁表面飘着一层明油。

●米线做法:

1.将鲜草鱼肉和鲜里脊肉,分别切成极薄的肉片待用(为防表面变干,可以称码好,蒙上保鲜膜)。

2.将沸腾的浓汤盛入保温的大碗,依次平放入鲜鱼肉片、鲜里脊肉片、绿豆芽、榨菜和韭菜,放入生鹌鹑蛋,放盐和白胡椒粉。

3.放置2分钟后,再放入沸水烫过的米线,撒上香葱即可。

在家做米线有没有简单的做法?

在家做米线有没有简单的做法?

云南米线的做法~~~米线,是选用优质大米经过发酵、磨浆、橙滤、蒸粉、挤压、煮制等工序而成的线状食物。米线细长,洁白,柔韧,吃法多样,而小锅米线又是最受欢迎的名小吃。此品,采用特制小铜锅一锅一碗烹制而成。具有汤热、味鲜、爽口的特点。尤宜冬天进食。 原料 主料:米线120克。 配料:剁肉50克、豌豆尖、韭菜各10克,水腌菜5克。 调料:精盐、辣椒油各2克,鲜酱油3克,味精1克,排骨汤100毫升。 制法 (1)小铜锅置于专门的灶眼上,注入汤,沸时放入剁肉,再放入米线,顺序下盐、酱油、腌菜、味精,待沸后下韭菜、豌豆尖,其果实淋入辣椒油。 (2)装碗时,将先放入锅中的剁肉倒在米线上面,以显示剁肉特点。 操作要领 (1)宜用酸浆米线,口感好;干浆米线一是含水分低,而是发酵差,口感差,要用宜提前入水浸泡,让其再吸收部分水分,弥补不足。 (2)要用水腌菜味好,忌用冬菜一类的干腌菜。

米线制作方法?

米线制作方法?

就是大米磨面然后使用挤面线的机械做出来的,都是高温挤压出来的

米线的简单做法做法

你好! 家常米线(视频)做法: http://www.ttmeishi.com/Video/f03812c15df8586f.htm (*^__^*)

正宗的过桥米线怎么做?

原 料: 鸡脯肉 、猪肚头、猪腰子、乌鱼肉、水发鱿鱼、油发鱼肚、火腿、香菜、葱头、净鸡块各20克 ,水发豆皮、白菜心、碗豆尖、葱、豆芽菜、蘑菇各50克,米线200克. 制法: 1.把肉料分别切薄片,有味的焯水后漂凉装盘; 2.其余各料另锅焯水,漂凉后切段装盘; 3.香菜、葱切碎和油辣椒及烫过的米线一同上桌; 4.鸡油烧至7成热时装入碗中,倒入烧开的清汤,加调料上桌; 5.食时先将肉片烫至白色,下绿菜稍烫,再下米线,撒少许葱花、香菜即成 .

四川正宗米线是怎么做的

原料:米线120克(大半汤碗),碎猪肉50克,豌豆尖、韭菜、豆芽、水腌菜各10克,精盐、辣椒油各2克,咸酱油(老抽)3克,姜茸、白胡椒粉各1克,排骨汤100克. 做法: 1,先准备米线.这次我用中山濑粉,比较容易.大锅冷水煮到水开,关火闷10分钟,用冷水漂洗后再泡一下.用时捞出滤干. 2,肉剁碎,加入一点点水使之容易散开.所有蔬菜洗净摘好.韭菜切寸段,酸菜剁碎,姜剁成茸.排骨汤烧开. 3.小锅置大火上,加入滚汤,沸时放入白胡椒,姜末,剁肉,并把肉搅散,顺序放盐,咸酱油,水腌菜末 4.再放入米线.待沸后下韭菜段,豌豆尖,豆芽,等汤再开.起锅前淋入辣椒油.倒入普通吃面的汤碗中,点缀上葱花和香菜就好了.

寻找正宗云南过桥米线的做法

米线一般是用专门的机器弄出来的.有水米线和干米线之分.目前为止,只有云南蒙自县做的米线最正宗,毕竟米线就是从那里传出来的.米线的汤一定要用鸡汤,而且要烫烫的.配料也要求丰富,有生肉和熟肉之分, 生肉有脊肉,鱼片等,熟肉有鸡腿,鸡翅等,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放.一般会有一个鹌鹑蛋,鹌鹑蛋也是生的,放在一小碟盘子里,等到汤上来之后第一个放的就是它.配料里还应该有香酥和豆坨,只两样东西也应该只有蒙自才有.蔬菜要放葱、豆芽、韭菜等.想要吃到最正宗的过桥米线,来云南蒙自县品尝一下.

正宗荞米线怎么做?

原料:米线、鸡汤、里脊肉、火腿、豌豆尖、云南腌老酸菜、韭菜、香菜、香葱。做法步骤:

第1步、云南干米线65度左右温水泡发,最好是4小时以上,最晚不要超过24小时。

第2步、煮锅烧开水后放入泡发的米线,这个煮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泡的时间短就需要稍微多煮一下,如果泡的时间够长那么就少煮一下,按照我本次泡发的时间是6小时,煮仅需要一分钟。

第3步、在煮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用筷子翻动,随时夹起一两根用食指和拇指适当的力度能够捏断米线,即说明可以起锅。

第4步、起锅后一定要用漏水的容器快速沥水,然后迅速用冷水冲泡,直到感觉米线变凉然后拿起沥水备用(备注:起锅一定要快,不能在热水了泡太久,不然会失去米线的韧性)

第5步、米线准备好以后,就是开始准备其他配菜了,过桥米线其实最主要的是汤,对于配菜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随意搭配,当然为了体现过桥米线的“过桥”,尽量准备一些可生吃或者容易烫熟的东西,比如冰冻过的里脊肉切薄片,宣威火腿切薄片,生菜或者豌豆尖、韭菜洗干净切段备用,根据季节还可以选择香椿,虫草花等配菜(不能生吃的要先开水煮熟以后备用)。

第6步、另外就是将香菜、香葱、小米辣、酸菜等切碎备用。

第7步、最后就是主汤的准备,过桥米线汤是最重要的,根据自己的口味提前顿好一锅大骨汤或者鸡汤,汤里尽量保持原味,加入适量的盐巴和鸡精味精即可,在准备材料的同时就可以再次加热汤确保温度在100度左右,然后将汤倒入一个较大的汤碗里,先将需要烫的配菜类放入搅拌,然后放入米线即可。

第8步、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香葱香菜小米辣一类的配料,最后就根据个人口味在加油辣椒,花椒粉,酱油之类的调料,就可以开吃了……小贴士:煮干米线是一个技术活,稍微把握不好都会影响米线口感,不过多煮几次就会有经验的

正宗的过桥米线是怎么做出来的?

做法一

米线的原料

制作食材

鸡胸脯、猪肚头、猪腰子、乌鱼肉、水发鱿鱼、油发鱼肚、火腿、香菜、葱头、鹌鹑蛋、净鸡块各20克 ,水发豆皮、白菜心、碗豆尖、葱、豆芽菜、蘑菇各50克,米线200克。

制作流程

1.把肉料分别切薄片,有味的焯水后漂凉装盘;

2.其余各料另锅焯水,漂凉后切段装盘;

3.香菜、葱切碎和油辣椒及烫过的米线一同上桌;

4.鸡油烧至7成热时装入碗中,倒入烧开的清汤,加调料上桌;

5.食时先将肉片烫至白色,下绿菜稍烫,再下米线,撒少许葱花、香菜即成。

做法二

制作食材

光肥母鸡半只(约750克),光老鸭半只(约750克),猪筒子骨3根,猪脊肉、嫩鸡脯肉、乌鱼(黑鱼)肉或水发鱿鱼各50克,豆腐皮1张,韭菜25克,葱头10克,味精1克,芝麻油5克,猪油或鸡鸭油50克,芝麻辣椒油25克,精盐1.5克,优质稻米400克,胡椒粉、芫荽、葱花各少许。

制作流程

1.将鸡鸭去内脏洗净,同洗净的猪骨一起入开水锅中略焯,去除血污,然后入锅,加水2000克,焖烧3小时左右,至汤呈乳白色时,捞出鸡鸭(鸡鸭不宜煮得过烂,另作别用),取汤备用;

2.将生鸡脯肉、猪脊肉分别切成薄至透明的片放在盘中,乌鱼(或鱿鱼)肉切成薄片,用沸水稍煮后取出装盘,豆腐皮用冷水浸软切成丝,在沸水中烫2分钟后,漂在冷水中待用,韭菜洗净,用沸水烫熟,取出改刀待用,葱头、芫荽用水洗净,切成0.5厘米长的小段,分别盛在小盘中;

3.稻米经浸泡、磨成细粉、蒸熟,压成粉丝,再用沸水烫二三分钟成形,最后用冷水漂洗米线,每碗用150克;

4.食用时,用高深的大碗,放入20克鸡鸭肉,并将锅中滚汤舀入碗内,加盐、味精、胡椒粉、芝麻油、猪油或鸡鸭油、芝麻辣椒油,使碗内保持较高的温度,汤菜上桌后,先将鸡肉、猪肉、鱼片生片依次放入碗内,用筷子轻轻搅动即可烫熟,再将韭菜放入汤中,加葱花、芫荽,接着把米线陆续放入汤中,也可边烫边吃,各种肉片和韭菜可蘸着作料吃。

做法三

制作食材

米线

排骨300g,鲜鸡1/2只,鲜鸭1/2只,云南火腿100g,老姜1块(50g),盐2茶匙(10g),熟米线200g,鲜草鱼80g,鲜猪里脊80g,鹌鹑蛋1枚,韭菜30g,香葱30g,榨菜30g,绿豆芽30g,盐1茶匙(5g),白胡椒粉1/2茶匙(3g)。

制作流程

1.排骨、鲜鸡、鲜鸭洗净,斩成大块,分别放入沸水,滚去血沫,捞出冲洗干净;

2.把上面材料和拍散的姜块、云南火腿一同放入高压锅(或大砂锅),加入约为固体材料4-5倍的水,先大火烧开,再转为小火,煨制一小时以上;

3.调入盐,最后成品应该是浓浓白白的汤汁,表面飘着一层明油;

4.将鲜草鱼肉和鲜里脊肉,分别切成极薄的肉片待用(为防表面变干,可以先码好,蒙上保鲜膜);

5.将沸腾的浓汤盛入保温的大碗,依次平放入鲜鱼肉片、鲜里脊肉片、绿豆芽、榨菜和韭菜,放入生鹌鹑蛋,放盐和白胡椒粉;

6.放置2分钟后,再放入沸水烫过的米线,撒上香葱即可。

做法四

制作原料

将大米倒入木桶,用凉水浸泡半小时,放掉水,控干,将米碾成面,或用粉碎机将米粉碎成面。

将米面加凉水合成耙。水、面比例以和好后面耙表面能自然聚成平面为宜,面不成疙瘩,比和元宵面稀一些。

将和好的耙送入米线压榨机(旧法手工操作,使用十分笨重、庞大的压米线器械)。

15分钟后即成熟米线。将米线晾24小时,使之回生,用水浸泡散开。

制汤方法

将猪排骨斩马,大骨斩断,与鸡、鸭、火腿一同下锅煮熟。先急火烧开,然后慢火煨煮,但不要把各种汤料煮化。火腿早些捞出,鸡、鸭分别捞出,仍可作冷盘用料。大骨继续煮熬,以敖出骨油,溶出钙质。汤里可放胡椒粉、味精、盐巴。也可只放盐巴。

鲜料制法:远用淡水鱼,以嫩无腥气者为佳,洗净,片成极薄的生鱼片,与片切得薄如纸的生鲜里脊片同摆在大盘内,将豆腐皮、玉米片(或鲜笋片)、水发木耳都洗净改刀放入盘内,香菜、葱切花(如用其它鲜灵小料如豌豆苗等均切小花)、熟芝麻,撒入汤碗内。

吃时米线、汤碗、鲜料分装在三件餐具内一剂上桌,把鲜料夹地热汤碗(汤面必须有一层封面油,汤温较高)烫熟,再夹进米线配鲜料吃。

做法五

过桥米线的关键是在于一碗汤,这碗汤的做法很讲究,原料除了猪骨头外,必须要用两只壮母鸡,一只老鸭子。用三只壮母鸡、两只老鸭子是不行!这是多年来厨师积累下来的经验,这样烧出来的汤才鲜,而且一定是老鸭子!

鸡鸭都要现时宰杀,而且要把鸡血留着,等到用猛火把猪骨和鸡鸭煮上四

虾仁米线

五个小时后,把汤里的所有东西捞出来,把鸡血挤成碎块放进汤里,不停搅动,这时鸡血会把汤里的杂质凝在一起,汤从乳白色变得清澈透亮。捞出沉淀物后再把猪骨放进去,用小火再慢慢炖一两个小时。

这一道工序现在的过桥米线餐厅一般都不用了,为了保证让顾客看到自己的汤的确是猪骨和鸡炖出来的,(好些汤里也不用老鸭子了,都用清一色的养鸡场出产的饲料鸡)汤的颜色故意要保持乳白色。要是乳白色色度不够,把一筒“饵块”(也是云南一种用大米制成的食品)丢到汤里,要多白就有多白。这是时下烹饪的秘诀之一呀!

有一些做过桥米线的以为汤里面煮的东西越多,味道就也好,什么鱼肉、 火腿都放进去煮,这是不懂烹饪的人干的,五味调和,就是要“调”,不是一锅烩,这样煮出来的汤失去了过桥米线鲜香、爽口的特点。

做法六

制作食材

米线….3公斤

乌鱼….1公斤

壮母鸡….2只

猪脊肉…1公斤

猪排骨…2公斤

猪腰….300克

白菜心…1公斤

鸽蛋…..10对

安宁大葱..1公斤

猪肚尖…100克

豌豆尖…1公斤

草芽….1000克

胡椒粉….10克

五香粉….1克

甜酱油…200克

花椒面….3克

花椒油….10克

味精…..10克

芫荽….100克

精盐…..60克

芝麻油….25克

咸酱油…200克

豆腐皮…200克

辣椒油….50克

老鸭…..1只

姜……50克

猪筒子骨…3付

熟猪油…250克

制作流程

1.将鸡和老鸭宰杀去毛,掏出肚杂洗净,鸡血淋入小碗内,作清汤时用。猪排骨斩为 1.6厘米长、1厘米宽的方块,漂在凉水中,筒于骨敲断。

2.将鸡、鸭、排骨、筒子骨放入汤桶内,注清水 20公斤,置大火上猛煮四小时,边煮边撇去浮沫,将鸡、鸭、筒子骨、排骨捞出,将两只鸡的血用手捏化徐徐注入桶中,随注随用手勺不停地向一个方向搅动,汤中的杂物逐渐沉淀而凝结在一起,汤由乳白色转呈清澈透亮,用漏勺捞去沉淀物。再加入筒子骨、猪排骨,移至小火上慢慢烧炖,放入精盐 50克保持微开。

3.将鸡、鸭去头、爪,剔去骨,加入精盐 10克、五香粉、花椒面拌腌 2小时,切成 2厘米、1.3厘米宽的一字条,分装入十只汤碗内。猪脊肉片成 2厘米长、1.6厘米宽的薄片;乌鱼剔去皮、骨和小刺,片成薄片;肚尖去皮和筋,片成片;猪腰从中间剖开,剔去腰臊,片成薄片,放入凉水中漂洗一遍,再将肚片、腰片入锅氽一遍。水温有摄氏 80度至四成熟用水洗净,把以上片分为 10份,理码在 10只中盘内,每盘内摆成四行。

4.草芽洗净,选嫩芽切为 1.3厘米长的小段,葱白切 0.6厘米长的段,开水烫熟,同草芽一起分放 10只小碟内。葱叶切成未,芫荽洗净消毒杀菌后切末,姜切细丝;豌豆尖在开水中焯熟;豆腐皮用凉水洗去灰尘,温水泡软分放 10只小碟内。鸽蛋洗净,放装豌豆尖的碟内。

5.将米线用开水烫热,分入 10只大碗内;用大碗将甜酱油、花椒油、辣椒油兑在一起,分装 10只小碟。取特制深大碗 10只,分放味精、胡椒面。熟猪油旺火烧至七成热时,投入一片生肉,将油炙老发香,舀入碗内,每碗15克,再冲入调好的汤,每碗用汤 400克、味精 2克、盐 2克。把汤、肉片、绿菜、蘸水碟、清汤五香鸡、鸭块一起上桌。

6.鸽蛋磕入油汤碗内,一会儿即熟,把里脊肉片,乌鱼片、肚尖片、腰片逐渐放入油汤碗中,随烫随拌调料吃。最后放入绿菜、豆腐皮、葱花和米线即可食用。

过桥米线

制作关键

1.主料各片,要求薄至透明为度,肉片在汤中烫后不卷缩为佳。

2.吃生片,最好用甜酱油、咸酱油、花椒油、芝麻油、辣椒油配制的佐料。

3.调好的汤必须在火上微开,用沸汤冲入碗内。

4.所用米线以云南武定米线为佳。米线选用优质白米,经过磨浆,煮榨而成,形似白线一样细长,富于韧性、光泽。

做法七

主料:云南米线、鱼片、猪肚、猪里脊肉、鸡胸肉、蘑菇、绿芽菜、豆芽、豆腐干或油豆腐

辅料:辣椒油、胡椒粉、醋、盐、鹌鹑蛋、榨菜、火腿、香菜末、香葱末

1. 将乌鸡或者老母鸡取出内脏洗净,将鸡油取出。鸡肉切成小块,先入油中爆香,加入水盖过乌鸡,慢慢熬煮成浓鸡汤。(用走地鸡或老母鸡久熬出的汤色更浓,因为个人偏好乌鸡的口感,全看个人喜好)

2. 烫碗:装米线的碗必须先用沸水烫过,保持温度。米线先用水煮开,或者烫熟备用。

3. 平底锅中放入切成丁的鸡油慢慢熬出鸡油。

4. 将熬好的鸡油放入烫好的厚底碗中,将滚烫的鸡汤淋入碗中约八成满,这时厚厚的鸡油就浮在上面,可以保持鸡汤的温度。[3]

食用指南

编辑

过桥米线由汤、片、米线和佐料四部分组成。米线则以细白、有韧性者为好。吃时用大磁碗一只,先放熟鹅油、味精、胡椒面,然后将鸡、鸭、鹅、排骨、猪筒子骨等熬出的汤舀入碗内端上桌备用。此时滚汤被厚厚的一

过桥米线

层油盖住不冒气,但食客千万不可先喝汤,以免烫伤(注:一般封顶的油为鹅油)。要先把鸽鸡磕入碗内,接着把生鱼片、生肉片、鸡肉、猪肝、腰花、鱿鱼、海参、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用筷子轻轻拨动,好让生肉烫熟。然后放入香料、叉烧等熟肉,再加入豌豆类、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线,最后加入酱油、辣子油。

过桥米线就是在煨好的鹅汤中加入米线和其他食品的一种独特的吃法。初去云南吃此小吃的人如不向别人请教会闹出笑活:汤是滚烫的,由于表面有一层鹅油,一点热气也没有,初食者往往误认为汤并不烫,直接用嘴去喝,这样很容易烫伤嘴皮。因此,不能用嘴直接去喝汤。在食用时应先食鹌鹑蛋,再食生片,趁汤是最高温的时候将生片烫熟。过桥米线是分食的,每人面前生片、鹅汤、蔬菜、米线各一碗。

正宗红油米线的做法

1.准备葱姜丝,辣椒面100g,花椒、香叶、草果(一定要拍开)、大料、桂皮,还有其它的类似的香料都来点吧(其实超市卖的那种专门用来炖肉的调料包就不错哦,都放进去好了)

  2.大约500g的油烧热后放入葱姜丝,改小火,将葱姜丝炸干后捞出扔掉;

  3.将香叶,草果、大料、桂皮、花椒扔油里,继续小火慢慢的将这些东东炸出香味,感觉差不多都捞出扔掉;锅里的油烧热至微微冒烟后关火

  4.辣椒面放入一个大容器里,将烧热的油的四分之一的量浇在辣椒面上,搅拌一下,随后再倒入一半,搅拌,最后倒入剩下的油搅匀就ok了。

  5.等红油放凉后,辣椒面基本上也都沉淀下去了;最后要做的就是将油和被榨干有的辣椒面分装入2个瓶子里就OK了。红油和炸过红油剩下的辣椒面都是拌凉菜的好东东,慢慢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