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灵格哪本书写的 我允许 一切如其所是?
《Love’s Hidden Symmetry》 中文书名:《谁在我家》 2003年10月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谁写的?
海灵格
我允许一切如其所是是什么意思
我允许一切事物像它们原本的样子(继续存在)
《药师琉璃光本愿经》全文是什么?
第一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好,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第二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三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苦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
第五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第六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颠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七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八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九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加,缚录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仙剑奇侠传3中白豆腐(徐长卿)说过的所有的大道理
1.待奉苍生,本是我们蜀山弟子的使命。
2.慑心神,致虚极,守静笃。
3.上善若水,至高的善行,好像水一样,水给万物利益,但却不求回报,水,处于万人厌恶的地方,所以,它很接近道。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为道。
5.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其雄,守其雌,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慎重如始,则无败事。
7.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师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请掌门允许弟子,成为景兄弟的手下。
8.长卿为收妖而来,无意冒犯。人魔两道,各自为政,互不相犯,阁下作为魔尊,理应清楚。阁下拔出魔剑,令人间妖乱四起,蜀山已尽全力补救,为何阁下还要将情况恶化?请阁下就此收手。
9.其实它本来就不容易,想一想,你舞剑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其他的招式都是虚的,只有这一刺,才是实的。要直达那一实之前,必须经过无数的虚。(向景天解释为何刺中V字手势不容易)
10.每个人都有私心,每个人都想珍惜自己的感情,但处处例外的话,岂不天下大乱。天地之所以可以长久,是因为它们不自生,所以可以长生,而个中万物总有时。这是自然,这是道。
11.学道之人,知不知,为之知,不知而以为知,为之病。
12.听着,我不管你讨不讨厌我,可是现在寻找火灵珠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今晚子时,极乐世界的门就会打开,我们就此行动。(不愧是蜀山大弟子,分得清事情轻重缓急,且颇有领导者风范)
13.我们快走吧,景兄弟这么做有他的道理。(还真相信自家兄弟)
14.长卿没有压抑,亦不需用宣泄。长卿没有心事。(其实酒醉后大喊爱紫萱,醒来就嘴硬)
15.景天兄:掌门曾经教诲,天地人生,因缘际会,很多事情要亲临方知,今生的劫,必须亲手解开。当时长卿并不明白,如今历经种种,方知长卿往日常困深山,并非真正的修行之道,凡七情六欲,必须经历才能超越。请原谅长卿不辞而别,长卿答应,数天之后,必定有所觉悟,尽除心结,回来与景天兄继续上路。(长卿决定面对与紫萱的感情,前去找她时留给景天的信)
16.掌门,对不起。弟子明白,弟子长久以来,一直庄敬自持,孜孜不倦,以修道为终身大业,亦自以为已经离得道不远了。可是这趟下山之行,弟子才明白,面对七情六欲,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可是,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有苦,有乐,有爱,有恨。过去的日子,就像蜻蜓点水一般,弟子好像从未真正的活过。当弟子决定去找紫萱姑娘的时候,内心好像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欢愉,而这种欢愉,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弟子已经决定了,把这团邪气送回天界之后,就回去找紫萱姑娘。辜负了各位师尊,还有掌门的厚爱,长卿深感抱歉。(去寻找紫萱前向各位师尊禀报并由此退出蜀山,清微掌门对徐长卿可真慈祥,接班人要跑了居然还乐呵呵的,还告诉徐长卿紫萱现在何处)
17.对于六界来说,天帝已在众生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天帝犯错,六界众生,情何以堪。蜀山之于人间,如同天帝之于六界,哪一天要是蜀山犯了错误,长卿也不知该如何自处。承载着这么多生灵的希望,实属不易。(回答天帝和景天关于犯错与后悔的理解)
18.你不要再自责了,你所做的一切,我现在都明白了。
紫萱:你不恨我吗?
既然是为了爱,何必要恨呢。更何况,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
19.天大地大,道无穷尽,我们又怎么算得上是个非凡的人呢。一旦面临选择时,往往会、会惶然失措。可事情总有两面,总有人最后会受到伤害的。(决定忍痛把青儿送往蜀山时)
20.爱会让人牵肠挂肚,还会让人忌妒生恨,无论如何,我都希望他能够真正的快乐起来。(紫萱说重楼正在为爱痛心时徐长卿的回答)
21.那又怎么样?每一个凡人,也都会一天天老去的。到那个时候,你会嫌弃我吗?
紫萱:怎么会呢?
那就对了,这就是我的答案。(紫萱问到会不会因为自己衰老而离开时徐长卿的回答)
22.除了蜀山弟子的身份,我什么都不会做的。(回复邪剑仙用人间之王引诱他投降时徐长卿很淡定的回复)
23.这些道理,我早就明白了,可是那些记忆、那些感情、还有经历,都是我最宝贵的,还有你我的前世今生,你叫我怎么舍得? 这跟服毒自杀,有什么区别。(紫萱让他饮忘情水时所说)
24.雨过之后就会天晴,这是自然规律。人生也是如此,有喜、有乐、有悲伤。
25.何必这么说呢,众生平等,在下只是尽力而为。(徐长卿你再怎么教育,估计景天都还是会觉得做掌门是值得恭喜的事情……)
26.人各有志。虽然你我的道路不相同,但是你我之间的尘缘,我会好好珍惜的。我们蜀山,永远欢迎你。(景天说要回永安当时,徐长卿的送别之语)
27.知其雄,守其雌。 赞同0| 评论
君问归期未有期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是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作品】:夜雨寄北
【内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何日是归期,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自己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望月》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淋淋。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传情莫过于语言,“言为心声”,诗人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却话”是回溯追想,诗人此时设想彼时,而彼时正谈论此时,谈论的是巴山夜雨之时的思念之情。在这首短小的四句诗中两处出现“巴山夜雨”的字样,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古诗中是绝少见的,这是因为“巴山夜雨”给诗人的感受是非常复杂深沉的,是最凝炼的景语,又是最深切的情语,既写景,又抒情,是情景交融的诗的意境。在这首诗中如此使用,就非常含蓄,引人联想,别具一格。?
这首诗,前两句写现实情景,含有离愁别绪;而后两句写未来相会时的景况,含有欢聚的情绪。离愁是实,欢聚是虚。虚写未来的欢聚,正是为了衬托眼下的孤寂和思恋之情,对欢聚盼之愈强,当前的思恋之情便反映得愈深,愈难排遣。两相对照,更深刻地表达了现实的离愁和深切的思念。?
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相对的那首诗是什么??
好像相对的很多啊,你看看这个吧应该对你有帮助。
六祖《见性偈》丛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的这首《见性偈》①,在浩瀚的禅宗诗偈中,无疑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了。尽管此偈仅有二十个字,却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在佛门禅海中掀起轩然在波,而且亦于世俗社会引发了种种评说。从禅宗的宗风来说,慧能这一诗偈并无特殊的奥义深旨,乃一首常规的、普通的陈述他本人禅悟层次的”见道偈”而已。然而,似乎就是这短短的四句偈文,却使慧能继承了五祖弘忍的达摩衣钵,奠定了他于禅宗的六祖地位,并为中国禅宗廓开了风靡古今、影响中外的顿悟禅风。
不少人认为,较之于神秀之偈,慧能的《见性偈》确有其超越之处。神秀偈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莫使惹尘埃。
传云五祖弘忍见此偈后私下对神秀说:”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为什么”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呢?原因在于神秀之偈未能”离相”,菩提树、明镜台是相;而禅宗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至于”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更是为了身心清净的目的,却令心执著于净相,起心不惹尘埃,却使心本身就已经惹了尘埃。故弘忍云:”只到门外,末入门内”也。而慧能之偈,就显然与神秀之说不同了。有人认为,慧能的偈子阐述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教义,菩提树是空的,明镜台也是空的,身与心俱是空的,本来无一物的空,又怎么可能惹尘埃呢?(见礼山、江峰《禅宗灯录语解》)有人认为,慧能之偈子充分强调了自性的本性。自性是不能用形象喻示的,所以说象菩提树、象明镜台,就不是本来的自性,不是自性的本性了(见李醒华《禅心指月-禅的故事》)。也有人认为,慧能《见性偈》便是告诉人们,什么尘埃污染,什么清净定境,本来便是虚妄;凡执著便是”迷”,凡”迷”便是尘埃,如果心灵中无一处执著,这尘埃也无处附丽(见葛兆光《作壁上观-葛兆光书话》)。上述各论,虽然理解各异、说法不同,但皆无贬意。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六祖《见性偈》后的一些诗偈中,赞同之言虽占多数,但相讥之语亦时时可见。如南宋宝鉴法应与元代天衣普会所辑之《颂古联珠通集》中,就有下述偈子表示了不同看法:
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涂糊。
明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他家一钵盂。
–死心薪
黄梅席上数如麻,句里逞机事可嗟。
直是本来无一物,青天白日被云遮。
–西塔O
菩提无树镜非台,臭口分明鬼劈开。
幸是卖柴无事獠,刚然惹得一身灾。
–无门开
痴意贪他破钵盂,闲言长语倩人书。
只知半夜潜身去,祖意还曾梦见无?
–石宝辉
明清以降直至当代,以诗偈形式对六祖偈予以品评的仍大有人在。被顺治称为”真才子”、康熙誉之”老名士”的清初诗人尤侗曾写过一诗,显得洒脱而自在:
树边难著树,台上莫安台。
本来不是物,一任惹尘埃。
此诗真如斯人所言:”不讲学而味道,不梵诵而安禅。”
近代有一位名叫江谦的居士以《明镜》为题作了一首诗偈:
勿拭镜中尘,且拭心中镜。
心镜本无尘,无尘亦无镜。
此诗见《阳复斋诗偈集》从文字字来看,江谦还是赞同慧能之说的。
十分有趣的是,自称”虎禅师”、”虎头陀”的杨度,针对六祖此偈、先后写过两首诗偈。一首见《菩提三偈序》,写于1924年,偈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尘埃即无物,无物即尘埃。
另一首写于1928年,载《虎禅师答客问》中,文曰:
菩提岂无树,明镜岂非台。
本来安所在,即在此尘埃。
他并于文中阐述道:”神秀一偈,为相对心。心中有尘,自分净垢。诸尘非净,一心无垢。””六祖一偈,非相对心。心内无尘,何净何垢。净心亦无,垢尘何有。”他还进一步说:”六祖此偈,不过应机说法,但破神秀,非究意义,虽能去妄显真,未能即妄即真;虽能以空破有,未能即空即有。”在杨度看来,神秀、慧能之偈均非究意义,若明究意义,乃虎禅师之偈耳!
在现代沙门中,也有些诗偈评涉六祖《见性偈》,笔者所见不多,只见过两首,一首为圆瑛作于1942年的一首诗:
法身无去亦无来,悟彻真如道眼开。
幻翳朗然觉圆净,菩提非树镜非台。
一是尚健在台湾白云老禅师所作,见《中国祖禅探秘》,偈云:
菩提树中树,心镜台上台。
从来物不物,感惹费疑猜。
前几年,笔者杂记中曾抄录过这样两首诗谒。一云:
莫问树非树,休管台上台。
顿渐无二致,随缘一悟开。
一云:
有有无无树,非非是是台。
色空即空色,何须问尘埃。
惜当时不曾注意作者为谁,亦未抄录,不得已只好以”佚名”视之了。
①:六祖之《见性偈》诸本各有异同。据胡适先生考证,敦煌本《坛经》六祖偈为二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日本京都堀川兴圣寺《坛经》本及日本加贺大乘寺道元写本《坛经》均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北平图书馆馆刊四卷第三号载11世纪西夏文《坛经》、罗福成所译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法常清净,如何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即如明镜。
明镜本清净,如何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