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锅巴(锅巴的做法家常做法)

锅巴是什么?

锅巴是什么?

锅巴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通常由大米、黄豆、小米等制成请我吃

锅巴是什么意思

锅巴是什么意思

锅巴:就是“焖饭时紧贴着锅结焦成块状的一层饭粒”.它又香又脆,是我国汉民族的一种有特色的食品.

锅巴怎么做?

锅巴怎么做?

材料:

米饭250g,干淀粉25g,油300ml(实耗20ml)

做法:

米饭中加入油(2茶匙,10ml),搅拌均匀,放入微波炉中,以600瓦(或中火)火力加热1分钟。

取出,在加热过的米饭中加入干淀粉,搅拌均匀,揉成团,然后用擀面杖压成0.5cm厚的片,摊在微波盘中,再次放入微波炉中,以600瓦(或中火)火力加热4分钟。

取出,将大片米饭锅巴切成菱形块或其他形状的小块。

大火烧热锅中的油至六成热,放入切好的锅巴块,炸至淡金色捞出,沥去油分即可。

小诀窍:

第2步将淀粉与加热后的米饭混合揉成团时,一定要像揉馒头一样使劲揉,否则锅巴块容易散。

和好米饭团可以放在保鲜袋里擀成薄片,这样可以擀得更薄,且不会粘黏在擀面杖和板子上。

用微波炉刚制好的大片锅巴会稍稍有点软,切成小块炸后就变得松脆了。

炸好的锅巴块可以淋上热腾腾的海鲜汁、番茄汁,热闹地开吃!

锅巴是什么东东?

是一种零食,呵呵,我经常买

锅巴的做法

大米锅巴的做法: 1. 大米洗净去沙,放入锅中煮成半熟、捞出,在蒸锅中蒸熟; 2. 蒸熟的米饭中加入2%~3%的起酥油或棕榈油,12%~16%的淀粉,搅拌均匀; 3. 用压片机将拌好的料压成1~1.5毫米厚的米片,按3厘米*2厘米的规格切片; 4. 油温240℃左右,时间3~6分钟,炸成浅黄色捞出; 5. 沥油后喷上细度为60~80目的调味粉,然后包装. 大米锅巴的制作要诀:1. 本品有油炸过程,需备起酥油约1000克; 2.米锅巴是一种休闲小食品,香酥可口,广受欢迎.食物相克稻米:唐•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锅巴的起源是什么?作为一种小吃,有什么特别?

锅巴是焖饭时紧贴着锅结焦成块状的一层饭粒。主要原料有大米、小米、黄豆、玉米粉等。有厚肠胃,助消化的食用功效,但胃弱者及慢性胃炎、不思饮食者不宜食。

食物起源

“锅巴”名出安徽。

小的时候,家在农村,每顿吃了两三碗米饭之后,还想要吃点锅巴。有的孩子嘴甜,会向成年人讨要说:“给块锅巴香香嘴呀!”大人就会将锅中的饭刮净,留下贴着锅的锅巴,把灶下余火划一划,或略添一把微火,锅巴就在加热中起脆而自然剥离,我们就可以吃到焦脆又香酥的锅巴了。煮饭时,若是饭头上蒸几片咸肉,肉油流入锅巴上,那锅巴酥香、松脆,还会带上点微微的咸味,更加好吃。放在鼻子前闻几下也诱人直咽口水。

锅巴的起源应在安徽。《北京晚报》1994年6月4日曾载李知文先生《“锅巴”考源》一文,认为锅巴本作锅粑,原是带有地方色彩的皖语中的一个词。桐城派晚期文学大家姚永朴所著的《旧闻随笔》可证,其中所记汪志伊的嘉言懿行———《汪家门制军》,有这样一段记述:

太湖李木山(长森)与公(指汪志伊)同时居官,并有廉名,时人称为汪白菜、李锅粑。锅粑,皖语,谓锅底焦饭也。据此可知,现代汉语的“锅巴”是由皖语中的“锅粑”演化而来的;“巴”并非“粑”的简化字,如糌粑并未简化为“糌巴”。我们在品尝着酥脆松香锅巴的同时,考其渊源,也可看出皖人对民族食品和词库的小小贡献。

锅巴救命的启示

陈遗是晋朝的一个小军官,他很孝顺。他的妈妈很喜欢吃锅巴,所以每次煮饭他都要把锅巴放到一个口袋里,装满了后就去送给妈妈。有一次,他太忙了没有去送,这样一天一天地下来有好几麻袋。后来了生了战争,他们的军队打了败仗。他们没有粮食,饿得眼冒金星。陈遗突然想起那些锅巴。他们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在几天中,等到了援兵的到来。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要孝顺。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偶然,但不可否认的是:陈遗在发生战争之前,确实是秉着他纯厚的孝心去储存锅巴的。因此可见,不论这是不是上天对他的恩泽,陈遗那一颗纯厚的孝心是无法取代的。

2、要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无论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下都要时刻记牢,在必要的时候可能会帮你一把。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是农民辛辛苦苦项着烈日,冒着雨水种出来的,这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的心血,每天起早摸黑地辛苦干活而得来的。有这么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要爱惜粮食,若每人都浪费食物,那么这个国家就浪费了不计其数的粮食。因此,我在这里号召大家:千万要谨记爱惜粮食,这不但为自己着想,还为国家的利益着想。

锅巴是什么东西

米锅巴是一种休闲小食品,香酥可口,广受欢迎.

锅巴怎样制作呢?

锅巴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受人们喜爱的小食品之一,家庭制作锅巴出售,也是一种生财门路. 1、原料配比 大米500克,淀粉50克,猪油少许. 2、制作方法 ①将淘净的米放入锅中,煮成半熟捞出,再放入蒸锅中蒸熟. ②趁热拌入少量猪油,待米饭冷却至常温时,拌入淀粉. ③将米饭手工擀制成2毫米厚的米片,再用刀切成适当的小片. ④将适量植物油入锅加热,油热后放入米片,炸至浅黄色时捞出,控去多余的油后,再撒上调味粉即成. 3、两种调味粉的制作 ①麻辣调味粉配比:味精20%、辣椒粉2%、盐76%、花椒粉2%. ②孜然调味粉配比:盐60%、孜然28%、姜粉3%、花椒粉9%.

“锅巴”四川方言是什么意思????

就是一种食物

锅巴为什么是叫锅巴

锅巴的来源

锅巴,就是“焖饭时紧贴着锅结焦成块状的一层饭粒”。它又香又脆,是我国汉民族的一种有特色的食品。可是,锅巴的发明,却是由一个小和尚烧饭不慎引起的,你想到了吗?据说是好多年前,大约宋朝的时候,南京城外有座寺庙。每天由一个大和尚领着几个小和尚“做斋”。古时候,庙里和尚比较清苦,顿顿喝粥。用一大锅水,倒入一些米,煮成稀饭。有一年春天,一个煮粥的小和尚,向锅里倒的水少了一些,在灶下添了几根柴火之后,大白天发困,竟不知不觉地靠在灶边睡着了。大觉醒来,日近中午,下田、念经的和尚都回来用斋了。大和尚走过来揭开锅盖一瞧,顿时傻眼了:稀饭焖成了干饭,一个板桶也装不满,怎么够吃?更可气的是,锅底还有一层硬梆梆的焦饭粒,谁吃?小和尚眼里含着泪花,默不作声地站在锅边,他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大和尚很生气,用责怪的眼光瞪了小和尚一眼,说道:“那么,今天中午你就不用吃了。”等到其他和尚回屋休息时。饭桶已经底朝天,空空如也。这时,小和尚饥肠辘辘,难以忍受。他望了一下锅底的硬东西,这东西能不能吃?吃了肚子疼不疼?他有点害怕,但是他实在太饿了。就用手掰下一块,塞进嘴里。呵!好香啊!不禁转悲为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小和尚还俗之后,他就在南京夫子庙前摆小摊,专门出售这种焦黄、香脆的食品,一时传为趣闻。到了我国明清时期,从南到北,各寺庙的和尚都喜欢吃一种叫做口磨锅巴的素菜。有一首诗赞道:“隔江船尾竞琵琶,金帐宁知雪水茶。新妇美汤多得意,老爹自合嚼锅巴。”现在,锅巴已经成为著名的佳肴和小吃,比如四川的名菜:三鲜锅巴;陕西某食品厂生产的太阳牌锅巴,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锅巴,等等。

这个故事不一定真实。可是,它的启发性还是值得品味的。”‘世间多少偶然事,要说偶然不偶然”,从古到今,有一些发明和创造,常常是由于出错而被发现的。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科学规律是必然的,可发现它时带有偶然性。细心往往是发现的第一起点。如果我们在遇到事的时候都不“马大哈”,从偶然中去寻找必然,那么总有一天是会获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