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动力电池最新技术,动力电池最新技术有哪些

现在有什么高效能的电池技术

现在有什么高效能的电池技术

江西企业破世界难题 首创高效能电池隔膜技术. 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如何制造高能量、充电快、续航久的高安全性动力电池,也是世界级难题.从南昌市高新区管委会获悉,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电池隔膜在南昌成功实现产业化,这预示着江西掌握了世界首创的动力电池隔膜产品技术,这也是中国锂电行业第一个掌握了核心技术、具有原创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

锂电池技术out了!2030年谁才是电动汽车电池主流?

锂电池技术out了!2030年谁才是电动汽车电池主流?

其实还是锂离子电池

新能源汽车的高能动力电池技术有望做哪些提高?

新能源汽车的高能动力电池技术有望做哪些提高?

从探索改进电极及电池结构的设计方法、建立电池极化模型和仿真技术等方面入手,汽车动力电池的“瘦身健体”之旅仍在不断推进:

汽车动力电池的储能将有可能提高至400瓦时/公斤。

要让电池变成“肌肉型男”,在获得合理的正负极材料之余,还需要设计出可行的加工工艺。

着力全新的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的研究,它们的能量密度有望达到500瓦时/公斤。

被欧阳明高点名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全名为“高比能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和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该研究基于研究团队研制出的高容量富锂锰基的正极材料,汽车动力电池的储能将有可能提高至400瓦时/公斤。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得到迅速普及,但“不敢去远郊区县”的“梗”至今难以理顺。打破500公里的单次行程极限将大大推动电动汽车的推广,然而汽车承载有限,如何在受限的体积内尽量多地储备电能成为科研攻关的关键目标。

该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教授夏定国表示:“要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正极材料的比容量是关键。”据夏定国介绍,针对正极材料的比容量,研究团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深刻理解富锂材料稳定性机制以及阴离子氧化还原的产生机理,通过调控阴离子氧化还原机制来实现富锂材料性能的优化。

也就是说,团队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阴离子氧化还原能力受什么“左右”?揭示这一规律将引导团队接近并找到性能优良的电极。团队还发现,在物质内部原子之间的几何结构会影响电子的结构,从而影响阴离子氧化还原的能力,研究明确了结构和效能的关系,并希望通过结构的设计改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提高正极材料中的含锂量,让更多的阴离子稳定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重要途径。”夏定国说,研制出高容量富锂正极材料,为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提供了可能。项目组除制备出了一种高容量的富锂正极材料和两种高容量、高稳定富锂材料—碳复合材料外,还制备出了高容量的锂电池负极材料。

要让电池变成“肌肉型男”,在获得合理的正负极材料之余,还需要设计出可行的加工工艺。例如,富锂化合物在电极中需要很好地分散开来,既保持在体系中60%以上的含量,又不凝结为块状。分散越均匀,可逆性越好,充放电效率越好。

目前该电池还需进一步完善,夏定国介绍,仍存在“枝晶锂”制约新体系电池的进步及电池安全性这两个关键问题。相关实验显示,10—50次循环使用之后,电压衰减明显,电极也不起作用了。

“枝晶锂”是锂离子电池采用液态电解质所特有的,锂离子还原结晶成树枝样,并不断生长,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刺破隔膜,科学家目前正在从两个角度寻求突破。一是包被涂层,二是研究固体电解质。

夏定国强调,“高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有待于电极材料、电解液及高安全性途径的发展,更有待于新的分析方法及电池制备技术进步”。

除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使其达到400瓦时/公斤外,项目组还将着力全新的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的研究,它们的能量密度有望达到500瓦时/公斤。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表示,锂空气电池是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之一,“现在大力发展的氢氧燃料电池,必须用金属罐子保障氢气使用时的安全,而锂空气电池(负极为空气中的氧气)只要一个榨菜袋子就可以了。从实用性、成本上来讲锂空气电池也应该发展”。

最有可能成为未来电动汽车动力之源的电池技术是什么电池?

据说在日本和美国都已经有新的方法了,只是对中国还有点保守. 但超级电容也会是一个好的办法.因为其能容密度已达到了锂电的水平了.随时锂电的技术进步,还有可能是由独枝一秀.包括相关的锰锂电池等.

谁掌握着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

中国财政部12日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将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中央财政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奖励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  三部门表示,此举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化进程。根据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并已正式实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新设的财政奖励资金将坚持“集中投入、重点突破”的原则,重点支持全新设计开发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支持对象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和动力电池项目两大类。  三部门表示,申请奖励资金的企业应当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基础。其中,整车企业必须具备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持续开发能力,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一定比例;动力电池企业应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较强的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保障能力,拥有电池单体的知识产权。鼓励开展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

混合动力汽车探索与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最新技术应用?动力电池研发?

日前,国际原油价格节节攀升,并历史性地突破110美元/桶,这给云南成品油供应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也催生了另一新型产业——燃料乙醇的快速发展。乙醇生物燃料不仅可维持汽车的正常能耗,还可大大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不会引起汽车发动机的不良反应。 近日,在云南生物质能行业协会成立暨燃料乙醇产业实施大会上,长期致力于云南燃料乙醇产业规划及发展、对燃料乙醇具有极深造诣和研究的云南省经济委员会轻工业处处长武俊表示,云南石油资源匮乏,所使用的石油基燃料全部从省外调运。为解决云南燃料紧缺问题,有必要充分利用云南地域与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乙醇燃料产业。专利技术作保障 武俊表示,积极全面推广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对提高云南省燃料的自给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和谐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云南乙醇产业发展迫切需要依托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生物提炼技术。目前,云南省经过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 首先是新一代固定化酵母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时下,许多淀粉酒精发酵生产和绝大部分甘蔗糖蜜酒精发酵生产,均使用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工艺。2005年,云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与南开大学合作,研究开发出新一代固定化酵母——新型有机一无机复合材料的固定化酵母,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是乙醇发酵生产技术方面的一项重大突破。该技术目前已申请多项专利。 其次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含水燃料乙醇技术。昆明理工大学等科研部门从1984年开始进行乙醇与汽油和柴油混燃的技术研究,经过20多年的探索,基本掌握了含水乙醇/汽油混合燃料“添加剂”的关键技术。目前,拥有2项发明专利的“含水乙醇变性改型技术”和“含水乙醇汽油混燃技术”,已完成了多项检测,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另外,昆明理工大学还独立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振动乳化装置’,目前已用于柴油机的乙醇混燃技术。”昆明理工大学原科技处处长、研究燃料乙醇长达10年之久的申立中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补充道。 2006年,昆明理工大学又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不同海拔环境下乙醇/柴油混燃柴油机的工作特性研究”以及云南省科技厅资助的“E10乙醇/汽油混燃台架及道路性能试验”研究,并已申请专利。研究成果作支撑 “在研的项目还有云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乙醇/柴油混燃技术在车用柴油机上的工作特性研究’和云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的项目‘柴油机掺烧乙醇的技术研究’等。”申立中介绍。 “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大量的试验数据,为云南推广与应用燃料乙醇/柴油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申立中认为,比如,燃用E10含水乙醇/汽油燃料后,能保持发动机的原机动力性;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明显降低,有利于改善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当量燃油消耗率明显低于原机水平,优于按乙醇热值替代汽油的理论指标。这为云南确定含水乙醇/汽油燃料的应用技术方案与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前,该项技术及其他相关成果已成功运用于云南力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云南乙醇燃料生产企业。 “另有多家企业正在与昆明理工大学积极洽谈协商中。”申立中透露。 对云南燃料乙醇的技术力量和应用前景,申立中充满了信心。产业规划作布局 记者从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了解到,该委目前已制定出《云南省燃料乙醇产业及深加工发展规划》。按照该《规划》,到2010年,云南燃料乙醇产量将达到200万吨,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87亿元;到2015年产量达到300万吨,销售收入345亿元;到2020年达到400万吨,销售收入463亿元。 据武俊介绍,从2006年开始,云南已正式启动了燃料乙醇产业建设, 并且公布了云南龙川江生物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力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云南德宏英茂有限公司等10家燃料乙醇

新能源汽车三种主流动力电池是什么?

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松下三元锂电池.

新能源汽车涉及哪些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涉及的技术主要是动力以及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