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宁是哪国制造的
1900年,勃朗宁设计出第一把自动手枪M1900.1914年,一个叫普林斯的枪手在萨拉热窝刺杀了斐迪南大公,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普林斯行刺时使用的就是M1900式手枪.
请问勃朗宁手枪是哪个国家制造的
勃朗宁手枪是美国枪械设计师勃朗宁设计制造的一种大威力半自动手枪.
勃朗宁手枪是哪个国家制造的
勃朗宁研制手枪始于19世纪末,其产品主要由比利时的FN国营兵工厂、美国的柯尔特武器公司及雷明顿武器公司制造。
特点
自从勃朗宁大威力手枪推出以来,已经经历过由国营赫斯塔尔(FN)的不断改进。
勃朗宁大威力手枪最初具有两款型号:一种是装有固定式瞄准具的“普通型”,另一种是具有可调节式切线式表尺的“照门可调型”,后者还配有开槽式握把用以将木制枪托装在握把凹槽里。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的商业版本仍然可以使用可调节照门,但是枪托连接槽已经在二战期间被取消了,连带枪托式枪套并在同时停止生产。
1962年,其设计进行了修改,以外置式抽壳钩取代内置式抽壳钩,以提高其可靠性。现今生产的勃朗宁大威力手枪有更多瞄准具种类选择,例如使用者改为三点式夜间战斗瞄准具。
标准型大威力手枪使用的是单动操作式设计,并且装上了手动保险机构。与现代的双动操作半自动手枪不同的是大威力手枪的扳机与击锤并没有联动关系,因此不能实现扣扳机待击。如果一把双动操作手枪的击锤拉下子弹已经装填在膛室内和已经装填了弹匣,使用者只需简单地扣动扳机手枪即可发射,
与此相反,一把单动操作式手枪在这种状态以下发射第一发以前必须以拇指人手拉下或是通过拉动套筒到后方并且释放它。如果在上膛以后携行时必须关上保险因此,在常见的M1911手枪和大威力手枪上使用这种携带模式时通常都会将击锤待击并且关上保险(这种携行模式在美国通常被称为待击及上锁,而在英国则是“准备就绪”,有时也被称为条件),
与许多其他勃朗宁手枪设计一样,勃朗宁大威力手枪采用了枪管短行程后座作用操作原理和枪管摆动式闭锁机构枪管和套筒最初会受到后座力而后移直到枪管膛室下方的一个凸耳装置解锁使枪管与套筒分离与勃朗宁设计的早期型柯尔特M1911手枪不同的是,枪管并非由铰链的牵引下垂直摆动闭锁和开锁的而是由穿过枪管以下的手枪底把和在枪管最后面的膛室部分下方的底把开闭锁凸耳的插槽的硬化套筒连接栓轴来实现。
勃朗宁大威力手枪有两个缺陷:标准型的扳机扣力很重,尤其是对于作为一把单动操作手枪而言更为重要。这个缺点是由于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的弹匣保险所导致的,这个弹匣保险最初是根据法国陆军在1935年的要求而增加的。标准型大威力手枪的弹匣保险连接到扳机,并且由弹匣表面将柱塞向上压顶释放,使扳机连杆重新与阻铁杠杆头部联接上。这个弹匣上的柱塞动作增加了其扳机扣力上的张力,以及具有这个功能而增加了的阻力的所需力度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往往完全移除该弹匣保险(这种方法会导致手枪的保修期失效),或是在保险柱塞和弹匣之间的表面都抛光处理,售后市场的扳机簧也可以降低张力,从而解决扳机扣力问题。
除此之外,击锤在压下时,有可能会“咬”中使用者的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这是由于击锤上直齿圆柱型所施加的压力,或是击锤柄部和握把背部顶端之间捏著所造成。许多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的使用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改变或以尺寸较小的击锤取代原来的击锤,或是通过学习如何持有手枪,以避免受伤。虽然这一种常见的投诉与柯尔特“政府型”自动手枪的商业型号的直齿圆柱型击锤相类似,它的军用型号所具有的、更像是柯尔特“指挥官”紧凑型M1911使用的一种较小型、圆型“毛边”型击锤却没有这一个问题。
尽管如此,这把手枪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大容量可拆卸式双排弹匣的军用型手枪。其新设计的可拆卸式双排弹匣结构上为子弹双排左右交错排列能够装填13 发9 × 19 毫米手枪子弹,容量增加为柯尔特M1911的近一倍作为一把军用型手枪而言是非常理想的。
勃朗宁手枪是那个国家制造的
美国,就是勃朗宁发明的.谢谢采纳.
伯朗宁手枪哪国制造
美国
脖克宁手枪那个国家产的
约翰·摩西·勃朗宁(John Moses Browning)是美国著名的轻武器设计师,勃朗宁一生中设计研制成功的的手枪、步枪、轻重机枪和大口径机枪等武器多达37种.勃朗宁枪械众多成果中为后世传诵的经典武器产品包括:M1911 0.45手枪、M1918 0.30自动步枪、M2 0.50重机枪和9mm口径大威力手枪.
关于勃朗宁,美国柯尔特公司是不是有勃朗宁设计的枪?那比利时FN公司呢?勃朗宁究竟在哪里工作的?
首先,勃朗宁是一位设计师,他只负责设计武器,设计出来以后,产品有别家生产.FN公司获得过授权,生产过一系列的勃朗宁手枪;柯尔特与春田都由美国政府授权生产.
勃朗宁M1903式手枪的相关历史
早期生产的“马牌撸子”,只有7.65mm 口径一种,使用7.65×17mm柯尔特自动手枪弹(通用7.65×17mm勃朗宁自动手枪弹)。1908年以后,又开始生产使用9×17mm柯尔特(或9×17mm勃朗宁)自动手枪弹的“马牌撸子”。两种“马牌撸子”的区别,除了口径不同外,主要不同点在于,前者的套筒与枪口套是两个分开的零件,后者则将枪口套与套筒简化为一个整件,其他部分几乎完全一样,以至于许多部件可以互换。“马牌撸子”能够在那么多“撸子”中勇夺银牌,名居第二,何许原因?靠它与枪械大师的“关系”?靠它那与同宗共有的平平外表?都不完全是。那么,就让我们由表及里地来探个究竟吧。
世间无论何物,给人以感官印象的首先是它的外表。“马牌撸子”的外表,有这样几个特点:
其一,加工制作比较精良。从“马牌撸子”的做工可以看出,20世纪初,美国的机械工业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当你拿着一支“马牌撸子”,你就可以看到它加工得平正工整,横平竖直,线条流畅。枪上的铭文刻在套筒两侧,右面为“COLT AUTOMATIC”;左面除了铭文外,还刻有柯尔特旗标。字迹工整清晰。当时特别是旧中国的众多仿制品与之相比,的确相形见绌,天壤之别。即使在今天看来,“马牌撸子”的机械加工工艺也不逊色。
其二,“马牌撸子”的体积质量,虽比“枪牌撸子”显得厚重肥大,但总的来说仍不失短小精干,大小适中,握着或别着均令人感到舒适协调。
其三,“马牌撸子”外观造型简洁明快,不失质朴大方。其枪身为铁黑色,抛壳窗为白色(枪管镀铬),塑料握把护板为咖啡色,其上的圆形COLT“小马”旗标又是银色的,这一切的确是刚中有柔,十分诱人,比当时其他一些国家的“撸子”明显要好。
好的外表,固然可喜,但空有其表,则难以而立。“马牌撸子”夺得银冠,最主要的是得力于其内在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战争,使人们可以拥有枪,也使人们都喜欢玩枪。然而,人们也常常把那些结构复杂,难以操作的枪视若烫手山芋,敬而远之。因此,人们更倾向于结构简单,加工精良,动作可靠的枪。“马牌撸子”虽被认为稍逊于“枪牌撸子”,但使用起来也令人备感得心应手 。
“马牌撸子”保持了勃朗宁一贯的创新、简单、实用的传统设计思想和结构特点,全枪只有37个零件。在总体结构布局上,“马牌撸子”采用了复进簧下置方案,因此成为世界手枪的世纪经典之作。
后来,美国把一批入口的FN M1903改为更常见的.380 ACP口径,由于它坚固的金属部件,其可靠性比100年后制造的.380口径手枪相若甚至更高。 1903年,勃朗宁大师又推出了新的力作——勃朗宁M1903 7.65mm/9mm手枪。作为美国人,他不能把所有的设计都放在欧洲生产。因此,在比利时FN公司生产M1903标准型手枪的同时,从“端平一碗水”的想法出发,勃朗宁也使美国的柯尔特(COLT)公司获得了M1903手枪的生产权,尽管他远赴欧洲发展的原因是其在美国曾与温彻斯特公司有过节。美国生产的M1903手枪比FN公司生产的手枪枪管短32mm,全枪长自然也短32mm。在美国生产的M1903勃朗宁手枪,自然铭刻上了柯尔特公司的旗标。尽管当时在大多数中国人中,对“COLT” 这几个洋文识者甚少,但是那匹嘴里含着长矛的“小马”,却是很多人都认识的。于是乎,“马牌撸子”这个词,也就“约定俗成”地上了中国枪械文化的“大辞典”。说到中国枪械文化,不能不提及一种现象,笔者在此权且称之为“勃朗宁现象”。
长期以来,特别是战争年代,每当人们聊起枪来,往往都要在枪名的前面冠以制造国的名称,诸如“德国造”、“美国造”、“英国造”等等。而每当人们一提起勃朗宁手枪来,则往往不论何国制造,一律称之为“勃朗宁手枪”。这也许就是知道“马牌撸子”的人多,但知道其制造国的人少的原因之一吧。尽管在美国柯尔特公司生产的勃朗宁 M1903 7.65mm/9mm手枪与比利时FN生产的勃朗宁M1903手枪同宗同族,而且许多部件都是一样的,但由于后者的全枪长达205mm,已远远不在“撸子”的范围,因此所谓“马牌撸子”一般是专指“美国(COLT)造”者。
雪豹里勃朗宁手枪
勃朗宁M1910手枪是约翰·摩西·勃朗宁(John Moses Browning,1855~1926)的代表作之一.1908年勃朗宁在7.65*17mm 手枪弹基础上,推出了一种新型的9*17mm手枪弹,称为9mm勃朗宁手枪短弹(0.380英寸ACP弹).与9*19mm 巴拉贝鲁姆弹相比,该弹质量轻,后坐力小,威力适中,杀伤力大,非常适合作为军、警两用枪弹,从而赢得了更广泛的市场.勃朗宁一直认为,市场上缺乏一种威力介于军用和民用手枪之间,而体积和质量适中的半自动手枪,以作为警察和军官自卫用枪.于是在这种背景下,M1910手枪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雪豹周卫国送陈怡那把手枪是脖郎宁什么型号的
勃朗宁M1910 7.65mm半自动手枪,俗称“花口撸子”